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与欧盟对伊朗扩大制裁 多国撤回驻伊大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09: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2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示*者试图冲进英国驻伊大使馆。
中新网12月2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伊朗示*者冲击英国驻伊使馆风波未平,欧盟于12月1日宣布将对继续实施伊朗新一轮的制裁。同时,美国参议院也全票通过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有评论称,美欧与伊朗本来紧张的关系立即恶化,伊朗已陷入“国际孤立”。
http://imgcache.qq.com/minivideo_v1/vd/res/skins/TencentPlayerMiniSkin.swf&f=1&auto=0&cgi=http%3A//cgi.video.qq.com/bin/vrank%3Ftype%3D8%26start%3D49%26end%3D56&vid=80HoucK2hQQ&pic=http://vpic.video.qq.com/123/80HoucK2hQQ.png&title=欧盟再次扩大对伊朗的制裁http://static.video.qq.com/TencentPlayer.swfhttp://static.video.qq.com/TencentPlayer.swf http://static.video.qq.com/TencentPlayer.swf

来源:东方宽频所属栏目:11月29日,伊朗数百名示*者冲击了英国驻伊大使馆。冲击事件爆发后,英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反应,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作为回应措施,11月30日英国宣布关闭伊朗驻伦敦使馆,并限期48小时要求所有伊朗外交官离境;同时,西方各国纷纷响应,召回本国驻伊大使。
伊朗“踢馆”引各方谴责 多国撤回驻伊大使
冲击时间发生当天,安理会强烈谴责伊朗示*者的行为。安理会轮值主席、葡萄牙常驻联合国代表卡布拉尔说,安理会成员国用最强烈言辞谴责对英国驻德黑兰使馆的攻击。
同时,德国、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伊朗违背维也纳公约,没有尽到义务保护外交人员安全的义务。示*发生当天有报道称,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外虽然聚集了大量携带防暴设备的警察,但他们一开始对示*者的行为无动于衷,直到示*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才开始驱赶聚集在英国大使馆前的示*人群。
作为“强硬”回应措施的一部分,英国外交大臣黑格11月30日称英国已经开始撤离驻伊朗外交人员。同时,英国要求伊朗政府在本周五(12月2日)之前“清空”驻英大使馆,所有外交官离境。
“踢馆”事件发生第二天,法国、德国和荷兰的外交部11月30日分别发表声明或公报,宣布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挪威关闭驻伊大使馆,以表示对11月29日发生的伊朗示*者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的抗议。12月1日,意大利外交部也宣布召回驻伊大使,西班牙外交部则要求伊朗赔偿英国使馆的损失。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伯纳德瓦莱罗称:“伊朗政府严重违背并破坏了维也纳公约,法国当局已决定召回大使与其磋商。我们还将与欧洲伙伴进一步讨论伊朗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来的影响。”
美欧趁机发力 对伊朗扩大制裁
12月1日,欧盟决定对143个伊朗公司及37名个人实施制裁,其中25个实体与伊朗核项目有关联,120个实体与伊朗航运公司有联系。制裁方式包括冻结其在欧盟的资产,并将其列入禁止进入欧盟的“黑名单”。
美国参议院则以100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措施,制裁目的是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这项制裁措施十分严厉,它将迫使外国金融机构掐断与伊朗央行的交易,否则将在本质上被赶出美国金融体系。白宫批评说,此举可能会使美国的盟友受惩罚,使其疏远美国,而且还可能令石油价格暴涨,危及全球经济复苏。
欧盟外长称:“欧盟理事会经过调查后同意扩大现有的制裁措施,同时还将与国际伙伴密切合作。新制裁措施将会严重影响伊朗的金融体系、交通运输和能源。”欧盟消息人士还表示,一旦希腊等严重依赖伊朗石油进口的国家能找到替代,欧盟就有可能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欧盟认为,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可以切断伊朗的经济命脉,是对伊朗从事核活动的“釜底抽薪”。
俄罗斯谴责西方“火上浇油” 中方呼吁妥善处理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12月1日发表声明,俄方坚决反对围绕伊朗问题煽动紧张和对立情绪,同时他也表示,俄罗斯不会撤出驻伊外交人员。
卢卡舍维奇称:“我们坚决反对就伊朗问题煽动紧张和对立,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同时,卢卡舍维奇还表示,袭击事件并不发生在俄罗斯驻外机构。“我们同伊朗有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的历史,以及大的合作计划,因此,自然,俄方不曾打算也不打算采取任何类似的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月30日说,中国一向认为,外交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及尊严应得到保障和维护。他说,这些袭击事件与国际法规相悖,应得到妥善处理。
伊朗一时逞能深陷孤立 回应将采取报复性措施
有分析称,伊朗学生冲击英国使馆的“一时之快”,正使伊朗陷入“空前”孤立的状态。
伊朗示*者冲击英国使馆后,不少国家都对伊朗表示谴责。就连曾多次力挺伊朗政府的俄罗斯,11月30日也严辞要求伊朗方面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其他国家驻伊朗外交使馆的不可侵犯。巧合的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11月18日曾预示了这种局面,他称:“伊朗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立政策,世界主要强国团结一致,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其实早已知道欧美设局,但实已进退两难。如果强硬相向,虽然向西方国家亮明了态度,却会使自己陷入空前的孤立,这不仅会给美欧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乃至动武提供口实,而且会使伊朗政府近年来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努力化为泡影;而如果伊朗选择沉默对待,则非但不会得到各方的同情,反而会招致更严厉的制裁以及难以预测的打击行动。两者殊途同归,伊朗不得不跳下美欧挖下的大坑。
面对空前“孤立”的处境,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11月30日强硬表示:“伊朗将采取报复性措施。”
分享到:  已转播  250 相关专题: 订阅相关阅读:
2011.12.02
2011.12.01
2011.12.01
2011.12.01
2011.12.01


推荐微博:换一换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云信公益周刊 东莞时报 深圳侨报 吴宇光 白林 张源 适度 江俊 腾讯新闻 今日话题 微讯-24小时播报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春桃慈善基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相关组图: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1 02:0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