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国民革命影像档案首次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09: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 (白瀛、林茵)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日前在京向学界放映了馆藏的部分中国早期记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这也是这批影片首次公开。随后,专家、学者围绕这批纪录片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在为期2天的“中国早期记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档案观摩研讨会”中,中国电影资料馆总计放映纪录片14部、7个多小时。影片包括早期中国时事纪录电影、孙中山革命事迹及其葬礼影片、国民革命以及“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资料。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说,这些资料是第一次公开,但是仅限于专家学者的范围。电影作为档案,需要专家、学者将它的馆藏价值和意义转变为社会意义,才能向公众开放。
  “我们用电影资料放映、学术研讨的方式来纪念这一场伟大革命。”傅红星说。
  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刘建中说,中国第一批电影人手持摄影机,记录下孙中山及其后人的革命业绩,留下了北伐革命的珍贵画面,这些影片记载了孙中山,也拍摄了中国人民为保护民族成果浴血奋战的精彩镜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电影的巨大财富。
  黎民伟是中国早期电影的先驱者,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本次放映中,就有《勋业千秋》《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两部他拍摄的影片。
  1911年,18岁的黎民伟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发起组织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体清平乐白话剧社,演出《爱河潮》等戏宣传革命。此前,他曾经参加偷运军火支持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他跟别人走的路不一样,别人做了官,他做电影,用电影来宣传,这是他开创电影事业的目的。”黎民伟之子黎锡说。
  孙中山1921年回到广州后的每次行动,黎民伟都用文字或者电影记录下来,兼任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参加拍摄的还有罗永祥、黄绍芬等。
  黎锡说,当时的拍摄条件很艰苦,有时等一天都拍不上一个镜头,有时炮弹就直接打在他的三脚架上。“画面中都可以看到炮弹从身边飞过去,所以他们确实是冒着危险在拍。”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说,在画面当中可以看到,摄像机必须放在原地,而子弹就在头顶上飞过,每隔50米、100米就有战士倒下。“他是拿生命为代价,他的摄影机就是他的武器,他在第一时间抓住了历史的精神和气息。”
  1923年5月,黎民伟创办香港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香港有了中国人的制片机构,民族电影事业才能有发展的土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黎民伟给电影指出了方向,他提出了爱国教民的指导方向。”黎锡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0:4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