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陈丽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已通过8件法律。
李飞说,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注重经济领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及其他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和谐统一。截至目前,已通过8件法律。其中,新制定法律3件,即车船税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行政强制法。修改完善法律5件。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刑法修正案(八)涉及刑罚结构等重要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民生的保护;为了与社会保险法强制性保险规定相衔接,对煤炭法、建筑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修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了修改。
李飞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督促开展了对司法解释的集中清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司法解释进行全面清理,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确保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督促指导有关方面开展与行政强制法有关的专项清理。根据要求,这两项工作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正在抓紧研究修改预算法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陈丽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抓紧研究预算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的修改工作。
在回答记者关于有哪些法律列入立法时间表这一提问时,李飞说,除了正在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外,上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审议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这两部诉讼法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修改的内容比较多,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完善这两部诉讼法律是今年和明年的两个立法重点。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对出入境管理法的立法也在加快推进。
李飞说,明年将是本届全国人大任期的最后一年,按照五年立法规划,正在起草编制明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很快就可以确定明年的具体立法任务。
根据各方意见完善刑诉法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陈丽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
李飞说,1996年在对刑诉法做过一次修改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为了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法律实施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次提出对刑诉法再做一次重要的修改。刑诉法草案最近已经公布,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对于各种意见我们会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完善证据制度;完善强制措施的适用;完善辩护制度;完善刑事侦查制度;完善刑罚执行制度;规定了一些特别的程序。包括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特别程序,还有公诉案件当中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和解的特殊程序,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或逃匿情况下对其非法财产的没收程序等。
推动文化领域法律的制定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陈丽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文化领域的立法现在看来还是相对薄弱的领域,以后会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推动文化领域法律制定的进程。
信春鹰说,从前些年的立法经验来看,我国的立法总是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的。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这样一个课题,给立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进一步完善社会领域法律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陈丽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完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等社会领域的法律,不断地促进形成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信春鹰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立法的重要任务。通过立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近些年来在立法中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使命。在这个领域,近年来制定了劳动合同法,旨在平衡劳动关系;制定了就业促进法,通过促进就业来保障民生;制定了社会保险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等。去年制定的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险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从制度上保证了所有公民都能够参加社会保险,在自己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和保障。正在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在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和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像这样的法律都是旨在帮助社会中特定的群体,确实保证法律制度能够惠及所有的人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