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废除贪污贿赂判死刑引热议 专家称未到免死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4 10:3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在重庆举行的2011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上,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刑法修正案(八)》的理解与适用。昨日,针对酒驾、欠薪入罪等焦点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刑法学界泰斗、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
焦点一
取消官吏犯罪死刑时机未到
《刑法修正案(八)》的一大亮点,是对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由68个减至55个,这也顺应了国际限制减少死刑的趋势。而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的前后,关于是否废除贪污贿赂死刑的话题,一直为社会所热议。
虽然这次修正案并未涉及贪污受贿罪的死刑问题,但是对于民众都比较关心的“贪官免死”,高铭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对贪污、受贿等犯罪的死刑暂时还不能取消。”在高铭暄看来,虽然对经济性非暴力犯罪逐渐取消死刑,是大势所趋。但就当前而言,贪污、受贿等犯罪因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老百姓是深恶痛绝的,如果现在取消,社会很难容忍。
与此同时,贪污、受贿等犯罪属于官吏犯罪,如果把这类犯罪的死刑取消了,剩下的有死刑的犯罪主体全是老百姓,这也很难让公众接受。“取消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至少现在,我认为时机未到。即使要取消,也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高铭暄说。
焦点二
恶意欠薪应该入罪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针对恶意欠薪行为,规定了最高7年的刑期,这也引发争议。有不少人认为欠薪属于民商法调整范畴,直接入罪,恐引起民法刑法冲突。
“并非普遍的欠薪行为都要入罪。”高铭暄表示,入罪的欠薪行为必须是恶意的,而且情节比较严重。“有些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头来一分钱都拿不到,老板明明有钱却四处‘躲猫猫’,相关部门责令其支付仍拒不支付的,这就属于恶意欠薪行为。”
高铭暄说,面对这种恶意欠薪行为,如果你通过民事手段来讨薪,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费时又耗力。而将恶意欠薪界定为犯罪行为,其威慑作用是肯定的。
焦点三
醉驾入刑不以造成危害为前提
在已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醉驾入刑条款。该条款自今年5月1日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有不少驾驶员因为酒后驾驶而入狱。这一法律条文犹如一把利剑,高悬于驾驶员的头上,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认为醉驾入刑条款太过严苛,对于那些未造成严重危害的醉驾者,应放他们一马。
对此,高铭暄认为,从立法的构成要件上看,醉驾入刑的本身并不要求必须要造成危害。“只要你醉酒达到一定标准,然后开车上路了,这本身就带有危险性,属于危险犯的范畴。”高铭暄表示,危险犯并不等同于结果犯,一定要有危害结果产生,而是只要有给不特定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你就构成危险犯。
高铭暄指出,过去的交通事故很频繁,而且有的后果非常严重,而从源头上来说,造成交通事故的两大重要原因:一个是飙车,一个是醉驾,“因此,将这两种危险驾驶行为入刑,立法的本意,是从源头上来制止交通事故的产生。”(记者 刘洋)分享到:  已转播  44 相关阅读:
2011.02.01
2010.09.29
2010.09.21
2010.09.01


推荐微博: 王跃春 曹轲 财新杨大明 王富海 郭谷斌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04:4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