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媒:中国对利比亚是一次外交挫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6 08:5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文章,题为《两难的不干涉外交》,摘编如下:

  中国外交部终于在日前正式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是唯一合法政府与人民的代表,同时表达双边关系能平稳过渡的期望。随后,利比亚临时政府也正面回应,表示将遵守中利双方过去所签署的条约和协议,欢迎中方参与利比亚的重建,共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根据北京官方的说法,中国对利比亚局势“一贯秉持公正立场,遵循联合国宪章与相关国际法准则,本着不干涉内政与尊重利比亚人民选择的原则,对该国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中国迟至今日才愿意承认利比亚新政府,且自认是“水到渠成”,但从国际社会的角度观察,中方对利比亚情势发展的回应,从头到尾都是一次外交挫败。关键因素在于,中国既低估了利比亚的结局和西方介入的影响力,又轻忽了北非与中东茉莉花革命的扩散效应。

  北京回应利比亚变局的迟缓,或源于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或为了进一步明确利比亚新政府的动向,因此策略上趋于被动且保守。于今客观情势迅速的变化,迫使北京必须尽速调整外交态度。

  9月1日巴黎召开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上,中国只派遣了主管非洲事务的副外长,且是观察员而非正式代表的身分与会,外交礼仪上虽然对法国萨科奇总统亲赴北京递交邀请函表示尊重之意,却也呈现出中国对后利比亚重建的态度并不积极,也不主动。

  随后的一周内,西方媒体的报导就不断损及中国政府形象:9月3日先是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记者会上声称,中国蓄意阻挡解冻利比亚在海外的资产,目的是为获取临时政府承诺保障中方在利比亚的投资利益;9月6日加拿大《全球与邮件》继而揭露利比亚反抗军发现卡扎菲政府官员今年7月间向中国购买武器清单的文件,为此抨击中国已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针对国际社会的质疑,中国外交部依然惯用“中方解冻利国资产原则没有困难”、“需要进一步明确有关资金用途和监管机制”、“与卡扎菲政权代表接触是中国企业员工个别行为,政府并不知情”等官式语言回应,新华社更公开谴责此为国际势力对中国的诬蔑,是“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与“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的延续。不过,真正促使中国宣布承认利比亚过渡委员会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近80个国家皆已正式承认利比亚新政府。


点击数:

  利比亚变局或已为北京今后调整不干涉外交政策提供思考空间。表面上,北京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是建立在尊重他国主权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基础上,实际上则具有减少国际势力介入区域冲突的战略意涵,藉此区别中国与西方强权的不同,进而树立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威望。

  针对国际社会的质疑,中国外交部依然惯用“中方解冻利国资产原则没有困难”、“需要进一步明确有关资金用途和监管机制”、“与卡扎菲政权代表接触是中国企业员工个别行为,政府并不知情”等官式语言回应,新华社更公开谴责此为国际势力对中国的诬蔑,是“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与“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的延续。不过,真正促使中国宣布承认利比亚过渡委员会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近80个国家皆已正式承认利比亚新政府。

  利比亚变局或已为北京今后调整不干涉外交政策提供思考空间。表面上,北京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是建立在尊重他国主权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基础上,实际上则具有减少国际势力介入区域冲突的战略意涵,藉此区别中国与西方强权的不同,进而树立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威望。

  利比亚的情势不同于苏丹,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风险显然较大,正如同当下中国在北非与中东地区的能源投资,多分布在政治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未来一旦茉莉花民主革命风潮扩大蔓延,中国企业难免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虽然趋于灵活而务实,但也多了几分功利主义色彩,少了些道德号召力。法国在北非发生茉莉花革命之初,亦曾因顾及与突尼斯独*政权的关系而选择袖手旁观,但很快就因局势变化而调整外交态度,形成今日扮演利比亚变局和经济重建的关键角色。

  在利比亚的经验教训可为中国未来如何面对叙利亚的情势变化借镜。目前国际社会不满阿塞德政权血腥镇压示*群众的情绪高涨,要求国际社会制裁叙利亚当权者的呼声不断。叙利亚的变局可能再次考验中国的不干涉外交态度,北京如何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道德号召间找到平衡点,可能是检视中国是否成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标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5 07: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