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媒:米格31战斗机陷入尴尬 曾想出口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莫斯科时间9月6日6时50分左右,俄罗斯空军一架米格-31战斗机在彼尔姆边疆区进行例行训练飞行时失事,2名飞行员无一生还。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飞机起飞后不到4分钟即发生空中爆炸。俄空军发言人德里克当天宣布,空军方面正着手调查失事原因,在原因查明之前,将停飞所有米格-31战机。


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资料图)



  本为对付美国轰炸机

  米格-31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上世纪70年代在米格-25基础上研制的高空高速远程截击机,研发初衷是为了对付美国可能从北极超低空入侵的携带巡航导弹的B-1轰炸机,以及可能从境外向苏联发射巡航导弹的B-52战略轰炸机。

  米格-31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实用升限20600米,最大速度2.83马赫,在携带标准武器和内部燃料的情况下,作战半径1200千米,以2.35马赫进行超音速巡航时作战半径700千米,机内燃料储量16.35吨,最大起飞重量46.2吨。

  先进的机载设备为米格-31进行远距离搜索、跟踪目标提供了保障,机载武器则赋予了它出色的空中目标拦截能力。其制式武器包括半埋在机身下部的4枚R-33半主动雷达制导远距空空导弹,装在机翼内侧挂架上的2枚R-40TD中距空空导弹和外翼双联挂架上的4枚R-60M近距空空导弹。


点击数: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米格-31作战,前苏联还在地面建立了自动导引站网络,凭借自动化数据链系统,该网络能为米格-31进行远距离导引、半自动导引、单独导引和协调导引,及时将战情传送给米格-31机队,从而形成庞大的防空网。

  曾想向中国出口



  米格-31于1979年开始批量生产,1982年正式列装。随后,米高扬设计局在基本型基础上先后推出了4种改进型号,其中的M型和D型较受瞩目。米格-31M仍用于执行防空拦截任务,其最大改进之处是换装了升级后的相控阵雷达。为了与该雷达相匹配,前原联“三角旗”设计局还为M型研制出了R-37第四代远距空空导弹,该弹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可用来拦截包括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多种空中目标。

  在米格-31家族中,最失落的成员或许要算用于出口的米格-311了。据悉,俄罗斯推出米格-311的初衷是为了打入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俄在苏-27战斗机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当时同样身陷资金窘境的米格公司自然也想搭上这趟顺风车。为此,2000年珠海航展前,俄媒体曾放风说米格-31将参展,但却最终缺席。后来,米格公司副总设计师巴尔科夫斯基道出真相:首先是中国对米格-31不感兴趣,其次是普通观众看不出它的优势。

  目前在俄罗斯及其他一些独联体国家仍有大约500架该型机在服役。至于仍被米格公司看好的改进型,如M型能否淘汰现役的米格-31,米格-311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目前来看都还是未知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5: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