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桃源街道隔水洋村某地。
沿着农田小道往里走数百米,穿过小树林和农作物,灌木丛旁一口盛满了深褐色浓稠液体和废物的大缸呈现在记者眼前。用来搭建简易炉灶的几块破砖,已被熏得乌黑,人在这里站上半分钟,就被蚊虫叮的浑身是胞谁能想到,这就是地沟油的粗炼现场,而且,它最终还可能跑到你的餐桌上?
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
有毒有害甚至可能致癌的地沟油为什么能流向餐桌?利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是否“工艺复杂、费用昂贵、得不偿失”?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浙江宁波、山东济南等地,采访办案民警、犯罪嫌疑人等,一探地沟油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
1、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要求坚决一查到底;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多省警方联动捣毁犯罪网络
2011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大走访”开门评警中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伙人在各饭店高价收集餐厨废弃油脂。
3月28日至30日,警方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水等6名犯罪嫌疑人。黄×水交代,他将收购来的地沟油转售给了江苏东海和山东平阴的商户,而且,“来收购的人要对地沟油检测酸价”。
通常情况下,只有生产食用油才需要测定酸价。案情重大,浙江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深入侦查。经过锲而不舍、艰苦细致的工作,初步查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
案件上报后,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挂牌督办。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一查到底,彻底摧毁犯罪链条,确保人民群众餐桌安全和生命健康。
针对犯罪团伙组织严密、活动隐蔽、社会关系复杂等特点,公安部多次召开案件协调会,明确侦查方向,制定周密方案。
谁收购了地沟油?线索指向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侦查中,警方发现这个披着“高新绿色企业”外衣的公司,戒备森严,人员行动诡秘;公司有来自粮油企业的多笔款项汇入,信息联络频繁;厂区上空飘散着生物柴油厂所没有的油香味;厂区有大量的“白土”运入。而“白土”,正是加工食用油过程中用于吸附异味的必用原料。
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7月4日,浙江、山东警方集结60余名警力,展开围捕,当场抓获格林公司实际主要经营者柳×国等犯罪嫌疑人9名,扣押利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成品、半成品70余吨。
7月14日,浙江、河南警方在郑州庆丰粮油市场等地抓获销售商袁×等5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查获箱装假冒品牌食用地沟油100余箱、油罐散装食用地沟油30余吨。
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6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生产销售“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全面证实。
2、地沟油上餐桌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地沟油犯罪网络组织严密、管理严格、手段隐蔽,非法牟取暴利
8月10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浙江公安机关送检的油样出具了检测结论,指出格林公司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含有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类物质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高致癌性。
8月24日,经公安机关批准,记者在宁海县看守所采访了柳×国等犯罪嫌疑人。柳×国坦承:“这种油当然不能食用,因为有霉变过程,做饲料还两可呢。”
犯罪嫌疑人不忘为自己辩解。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犯罪嫌疑人黄×水说:“如果我知道他们是用来吃的,那我就不会做。”柳×国也说:“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拿去当食用油卖。我心里非常难过。”为粮油商行牵线搭桥,赚取佣金的犯罪嫌疑人程×萍也说:“柳×国说这是饲料油。”
问题是,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说自己“不知道”,但这地沟油最终愣是上了餐桌。
“柳×国团伙为攫取高额利润,逃避法律制裁,采取了一系列反侦查措施,掩人耳目。”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丁仕辉说,“经查证,该公司的银行账户,多以柳×国亲属的私人名义进行办理,公司的销售客户端由柳×国个人掌握,进出账目随身携带。”
查办中,犯罪嫌疑人气焰十分嚣张。警方对生产厂区进行依法搜查时,犯罪嫌疑人之一,柳×国的姐夫、该厂厂长鲁×气急败坏地声称“厂区要爆炸”,后又威胁公安民警:“你们最终会后悔!”
后悔的恐怕是犯罪嫌疑人。厂区也没有爆炸。8月25日,记者从浙江飞赴山东,对格林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周围安装了铁丝网和密集的闭路监控。
山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张月波在现场告诉记者:“格林公司就是以此来防范执法人员的突击检查,并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出入。”
厂房过道内,堆放了大量尚未使用完的“白土”,车间里,数百个油罐分类堆放。在最里侧的地沟油原料车间,记者拉起厚重的卷帘门,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大型储藏室映入眼帘,整个地面都是厚厚一层脏得发黑的油污,恶臭扑鼻,令人作呕。
为防止企业的“产品”机密外泄,格林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有些至今仍贴在车间墙上。例如:上班期间严禁工作人员串岗,或带亲朋好友进入厂区,每隔半小时巡查,禁止工作人员对内、对外议论公司“产品”。
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伟标介绍,犯罪嫌疑人为避讳地沟油这一“不雅”称谓,对深加工时的油称为“毛油”,出厂后称为“红油”,销售时称为“米糠油”“棉籽油”。应付政府监管部门时,则称为“饲料用油”。
据了解,目前消费市场上,正常的食用油批发价约为每吨1万元,以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每吨8000元至9000元,中间差价十分可观。
现查明,格林公司以每吨5500元至6000元的价格收购掏捞并粗炼过的地沟油后,加工为成品油,以每吨8100元至8300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最终流入食品市场进行销售,赚取巨额利润。
1 上一页 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09.13
2011.09.06
2011.09.05
2011.09.02
2011.08.31
推荐微博: 庞哲 张国庆 陈思进 时殷弘 方静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