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秋节不仅是月饼节 专家吁重视中秋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3 18: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记者赵琬微、南婷、张舵)或传统口味,或时尚造型,每到中秋节,各式各样的“月饼”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品。人们在品享美食的同时,对“礼”尚往来积压的月饼发愁。节前如何“请走”月饼,节后如何“吃完”月饼,成了人们的热议话题。象征着团圆与美满的月饼俨然成了现代人的苦恼。民俗专家建议,中秋节文化内涵丰富,不能把中秋节仅仅过成“月饼节”。
中秋节内涵多月饼前身为“面饼”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些有关中秋的传说虽然内容不同,但都与月亮密切相关。北京历史学会理事赵珩说,中秋的传说都是基于人们对月亮的观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天文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中秋节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帝王祭祀、文人情怀和大众节日三个阶段。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在中秋登高的时候,所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正适合饮酒高歌,登楼赏月”让中秋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到宋代,这种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变成了一项传统的大众活动,变成了一个寄托相思之情、阖家团圆的日子。
专家指出,中秋与月饼不是一起诞生的。古人吃月饼,更讲究仪式性而不是口感。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有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边薄心厚,可谓月饼的前身。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宋代。有人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传这是关于月饼最早的诗句,出自北宋名家苏东坡之手。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
文化味儿淡去中秋成了“月饼节”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项云驹介绍,古代家庭自制月饼,主要用于祭祀和家人成员之间的分享。现在更多的演变成了朋友、客户之间的“礼尚往来”,也造成了“豪华包装”、“昂贵馅料”愈演愈烈,虽然物质丰富了,但中秋节原有的文化味、亲情味,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冲淡了。
近年来,“月饼节”成了中秋节的代名词。“一个咬下去是腊肉韭菜月饼,第二个是地瓜叶拌香葱月饼,第三个竟然是生姜炒肥肉月饼,味道太奇怪了……”一位网民在微博上抱怨,别人送的一盒新奇的月饼,让他吃也不是,扔也不是。
“礼”尚往来中,一些人的家中月饼堆积成“灾”,甚至有人在社区论坛贴出了月饼出售帖,网民们纷纷跟帖出招,贡献出不少处理月饼的“金点子”,如熬制成甜品、当早餐等等。
回归传统不能生硬现代生活也要有雅趣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磨合中,一些中国年轻人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回归传统手工制作月饼,但又从传统中吃出新花样,制作新式的个性化月饼。中国多家知名电子商城的月饼模具因此受到热捧,月售量高达数万件。美食论坛、微博等也发起各种“月饼DIY活动”,鼓励网民晒照片、晒视频。
“周日在家做了紫薯月饼,老公说味道好,样子也特漂亮,看了很有食欲。”网民“布袋小姐”网购了一套韩版圆形月饼模具,并在网站上分享了她DIY月饼的感受。她购买的这款模具在淘宝网上30天已售出了1300多件。
这些个性月饼模具除了传统的圆形、方形,还出现了心形、花朵形模具,上面印有加菲猫、十二生肖等卡通图案,而且模具上的文字也很“给力”,“我爱我家”“偶做滴”等字样,甚至有人制作出印有“嫁给我吧”字样的月饼进行求婚。
项云驹等民俗专家建议,现代人过中秋节既要有古代的传承,也不能脱离现代生活。让一个现代人去摆上茶几,端上果品祭祀月亮,是生硬的模仿古人。在现代社会,中秋节的内涵更多的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上。没有古人“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也要有“登高望远”的雅兴,一家人其乐融融,登高赏月就能体会中秋的内涵。分享到:    4 相关阅读:
2011.09.12
2011.09.12
2011.09.12
2011.09.12
2011.09.09


推荐微博: 庞哲 张国庆 陈思进 时殷弘 方静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0: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