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中山区为应对择班热推行电脑分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0 10: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席记者辛敏娟
  "今年开学前的这些日子我敢开手机了,以前这个时候还真不敢开机。"昨天,中山区一位初中的校长说。一项名为"阳光分班"的教育举措在2011年秋季开学前实行,为应付"择班"电话而伤脑筋的校长们也"解放"了。
  根据2011年中山区公办初中"阳光分班"操作方案,所有初一新生分班全部通过电脑进行,近日,中山区教育局通过其网站公布了分班结果,家长已经在网上查到自己的孩子分在哪个班。
  什么原因使得平平常常的分班变得这么正规与复杂?"择班热"背后有着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进了"大门"还要选"小门"
  周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的前两天,她从朋友那才听到"择班"一说,当时就着了慌。她马上找人帮忙联系学校,得到的答复是:班级名单已经到班主任手里,不可能再调了。在报到那天,多了个心眼的周女士到处打听,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一年一班班主任是教研组长,班级里的孩子比其他班级多10来个,肯定是个"好班"。
  更多的家长在周女士之前就开始行动了。在初中一年级和小学一年级,"择班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家长择班的理由:孩子上了一所热点学校,算是进对了"大门";可是如果没进"小门"(即没有进到最好的班级),那一切都是白费。不是热点学校的,"择班热"就更加明显。
  尽管学校不允许再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但老师又有差别:让孩子进优秀班主任老师带的班肯定错不了,如果这个班优秀任课老师再多点,那就等于进了"重点班"。
  校长无奈关手机"避难"  
  一位中学校长说,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最后都要自己来解决问题:"能找上门的,回绝起来都很难,没有办法,只能关手机,不接电话。"尽管如此,每年开学之前,仍有人拿着条子找到学校,自己很为难。"我们尽量在班级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达到均衡,但教研组长毕竟只有一个,家长若是认同了这个班级,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择班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择校、择班热度不减的原因还在于教育体制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象非常难。"每年招生后,学校对各班的生源已经做好了分配,师资分配也是均衡的。但因为一些学校分成所谓的'重点班'和'普通班',才造成了一些家长为孩子'择班'的现象。"
  他认为"择班"最大的弊端就是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损伤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公证处公证"阳光分班"结果
  今年秋季开学前,中山区的校长们不用忙着关机了,因为根据教育局的一项措施,从今年9月新学期起,公办学校初中新生一律不准"择班"。由监察部门和家长对电脑分班进行监督,班主任由抽签确定、课任教师实行双向选择,名为"阳光分班"。
  "阳光分班"遵循这样的程序:
  7月20日前完成全区初一新生入学名单录入,保证信息采集准确; 8月12日召集日各小学向家长发放分班现场会通知,同时在中山教育网上公布"阳光分班"操作方案和分班软件;
  分班地点设在四十四中音乐厅。在监察人员、公证人员、家长的监督下,运用分班软件现场随机编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随机选取家长代表(至少三人)检查分班软件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数据,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导入学生信息。家长代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场操作软件编班,并打印学生名册一式三份。在现场人员的监督下,组织新任的初一班主任当众抽取学生名册序号,确定任教学生。学生名册由班主任、学校、教育局各执一份。
  公证处公证"阳光分班"结果。
  分班过程全程摄像,分班结果在各校显著位置公示7天,并在中山教育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家长和学生可以登陆,查看自己所分的班级。
  大动干戈只为教育公平
  目前,阳光分班已经结束并公示结果。"阳光分班"的结果究竟怎么样了?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我看到一些我所认识的老师的孩子,名单并没有出现在传统被认为很好的老师的班级,我想这就是效果的一个部分吧。"
  "阳光分班"用来避免"择班"带来的不公平,成了破解教育新难题的一个尝试。首次邀请监察部门和家长对分班结果予以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初中学校在拿到分班名册后,以抽签的方式确定班主任,实行双向选择配备课任教师。分班后,后转入的学生按照班级实际学生数和班序依次安排班级。中山区用硬措施给"择班热"泼冷水。
  "择班热"拷问学校师资水平
  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仅在沙河口区,从2004年起实施教师交流,累计交流比例超过50%,骨干教师交流达80%,优秀教师资源相对均衡,这也就意味着,在哪所学校上学,都能遇到"好老师",而这些"好老师"也带动和影响着该校的其他老师。
  在中山区,自2005年开始实施教师交流制度以来,就有655名教师进行了交流,各初中学校都确保有一批好教师。在这样的前提下,不少家长不再热衷"择校",转而开始"择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10:4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