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公布报告,确认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AA,前景展望为“稳定”。惠誉在报告中说,再次确认美国3A评级的原因在于,“维持美国顶级信用的关键条件依然存在:美国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灵活、多元和健康的经济为财政收入提供基础,灵活的货币和外汇政策增强经济吸收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惠誉还表示将美国信用评级前景展望定为“稳定”,并会在11月底之前评估由民主、共和两党组成的国会特别委员会就削减财政赤字的具体措施达成的协议,在今年年底前评估美国的中短期经济前景。至此,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对美国的信用评级全部有了定论。
旷日持久的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令评级机构的举措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8月2日,美国签署预算控制法案当天,惠誉和穆迪就相继宣布维持美国主权信用的3A评级,但将前景展望定为“负面”。8月5日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前景展望为“负面”,一度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三大评级机构的观点也由此出现分歧。之后,惠誉和穆迪的态度备受瞩目。
8月8日,穆迪再次重申对美国的评级决定,为美国的3A评级给出四大理由,即美国经济多元化程度高、规模大且增长相对稳定,美元的全球地位,美国债务状况并不比3A国家差太多以及美国最近通过“预算控制法案”。
惠誉的最新决定表明,尽管各评级机构对于美国债务的发展轨迹并无巨大分歧,但对于近期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以及当局削减赤字的能力,它们的看法有所不同。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理由是两党债务上限之争以及赤字控制没有可信的长期计划;但惠誉对于国会和政府就债务方案所达成的共识更有信心一些。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惠誉一名分析师的观点指出,惠誉希望看到在今年秋季之前两党能够达成共识,拿出具体措施;如果双方真的找到了共同点,推出了切实可行的减赤方案,那这种等待就是值得的。
不过惠誉对美国的信任也并非完全无条件。惠誉在报告中也指出,将在年底重新评估8月16日公布的决定,并称若本月稍早达成的2.1万亿美元的减赤计划没有得到贯彻实施,抑或美国经济严重恶化,将把展望降为负面。惠誉称不排除把美国评级直接调降一个级距的可能。负面展望通常表示一年半至两年内可能被降级。
惠誉的声明使得人们对美国信用评级可能再遭另一评级机构调降的担心有所缓解,但金融市场对此消息的反应不大。美国国债价格有所上涨,但基本上源于法德领导人的会晤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欧债问题的方案。市场对此颇为失望,使得美债的避险买盘增加。(中新网金融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