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亿美元出售牧场 飞鹤折“翅”还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5 11:4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全产业链模式”闻名的飞鹤乳业近日宣布,将以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两大牧场的股权,其“五年投资50亿建立4个加工基地和10个万头原生态牧场”的计划也随之泡汤。飞鹤成为国内“奶源大战”中出现的首个撤退者。与此同时,蒙牛伊利两大巨头巨资投建奶源基地的消息却接连不断。在乳业专家看来,这无疑将导致资源更集中流入大企业,加快寡头垄断的形成。
  飞鹤表示,已经与哈尔滨瑞信达投资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向后者出售其在黑龙江的飞鹤(克东)养殖场和飞鹤(甘南)饲养场的全部股权,出售价约为1.318亿美元,其中包括1780万美元的现金和6个季度的生鲜奶供应(1.14亿美元)。
  今年,巨大的资金压力已让飞鹤陷入困境。根据今年2月公布的年报,截至去年底,其拥有1750万美元的资金及资金等值项目,全部流动性资产为1.3720亿美元,较前年同期下降了2200万美元。从其他财务指标看,今年第一季度,飞鹤营收7640万美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仅470万美元,同比下降14.5%,而股价从今年年初到上月已下跌近三成。
  作为国内少数几个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的国产品牌,飞鹤也曾迎来短暂的春天。2008年10月,飞鹤产品全国各地销售市场供不应求,最高销量同比增长6倍,而2009年全年更是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2%的业绩。
  “如此惊人速度,激发飞鹤快速扩张的野心,短时间内,企业实现产品全年龄段、全功能的覆盖,同时还涉足豆奶粉、核桃粉及工业粉、奶酪等领域。”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然而,飞鹤对未来乳品市场估计过于乐观。随着产品大量上市,与之相伴的是,一方面,生产、销售等成本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业绩平平,大量产品积压,资金捉襟见肘。直至今年,随着整个业绩下滑,企业难以苦撑,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
  宋亮表示,当前,中国乳业整体大环境不好。长期低价竞争造成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国内乳企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左右,远低于快消食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大部分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此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扰乱市场,婴幼儿奶粉呈现向进口品牌一边倒的态势,目前甚至已经影响到液态奶市场。“日益高涨的成本使企业负担更繁重,原奶、人工、运输等成本总体呈高涨态势,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二三线品牌企业生存堪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00: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