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讯 昨日,被称为“财爷”的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做客广州电视台《沟通无界限 行风大家谈》节目,首度晒“自家”三公消费账本———“2010年度广州财政局车辆经费209 .21万元,出国费65.08万元,招待费76.16万元”。广州市财政局成为中央要求各地“晒三公”之后,广州市的第一个晒账部门。
坦言招待费比原计划多花60万
“我不喜欢很多事情老是遮遮掩掩的,其实遮遮掩掩对政府部门形象不是正面的影响,是负面的”,张杰明的“三公”账本晒得很坦然,他甚至带来一份简单明了的表格,列出2010年度三公消费账本的“预算账”与“决算账”,其中“招待费”一栏原计划花10.22万元,最终决算时统计花了76.16万元。他说,下半年会努力促进广州各部门晒三公账本,也希望媒体与公众对此多点宽容。
现场嘉宾惊喜连连:曾经致力推动广州公开114个部门预算账的吴君亮直问财爷,“为什么2010年比2009年倒退,有没有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的理由?”张杰明说,这两年尽管无法超越2009年预算账本公开的“透明度”和“全范围”,但公开账本的大方向是在螺旋式上升的。他拿刘翔举例:“也许2008年只是一个偶然的一跳,就跳得那么高,以后再要跳,就像刘翔一样,跑更好的成绩,过后再也跑不到那么好的成绩”,他表示会一直努力。
张杰明对财政部要求各部门自身对预算信息进行公开的理解是,“财政部面对的不是一个广州市,全国财政管理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全国划一个标准,一定要划一个最低标准,起码做到最低标准,但如果愿意公开更多的,财政部并没有反对,禁止你不能公开什么,只是说起码要公布这些”。
声明去年广州财政没亏100多亿
素来关注医疗教育占财政比例支出的医生余存泰问及财爷“去年整个全年广州的财政是亏了100多亿,今年上半年又亏,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时,张杰明现场搬出了“专业”同事——— 分管相关处室的副局长段彩英来回答预算数和口径差异的问题。他点评说“准确的说,广州财政去年没有亏100多亿。”
拍板市财力支持智障儿再教育
一个半小时的访谈现场,最动情处,莫过于智障孩子母亲李萍的讲述,她希望智障孩子的教育能像盲聋子女那样获得市级财政的支持,不能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无处可去”,而应财政支持智障儿童的职业教育。
张杰明当即让李萍留下手机号码,并要求现场财局社保处的处长“记住这件事,和教育局沟通一下”。“这个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但是我知道残疾人和有智障子女的家庭,确实有很大的负担和心理压力”,被主持人问及有无可能实现让市财政“给力”智障儿童“九年义务”之后再教育时,张杰明说,“我觉得有可能实现。”
此外,昨日的访谈张杰明还对择校费、亚运账本、教育医疗民生投入等热点问题展开畅谈。嘉宾周谦认为,“这样的一种和财局、财爷的对话,把所有的账本都放到桌面上,甚至一点一点进行核查、核对,这可能是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非常高兴企盼着这一点。”
■ 对话实录
神经紧绷一直想钱该怎么花
广州电视台主持人(以下简称主持人):众所周知,广州的G D P近几年来一直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位,而去年,广州的财政收入也达到了800多亿元。张局长,你手里有这么多钱,怪不得广州市民称你为财爷呢,拿着这么多钱,什么感觉?
张杰明:广州作为一个全国超大型的城市,经济总量也是非常大的,刚刚已经说了,在全国三甲之列,创造了很多税收,财政收入数额也很大,2010年达到了870多亿元,加上其他一些财政,总的盘子是过千亿的,掌管这么一大笔钱,对于我来说责任重大,怎么把这笔钱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责任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除了责任以外呢?
张杰明:当然作为广州市媒体也发达,我也注意到广州市媒体喜欢管我叫“财爷”,外地很少看到哪个城市管财政局长叫财爷,除了香港。说明市民对这个职位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所以你觉得压力也很大?
张杰明:当然有压力了,特别是我当财政局长前一两年,压力非常大,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的工作。
主持人:那现在呢?
张杰明: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对一些工作也比较熟悉了,但是不管怎么熟悉,责任心还是不可放松的。我每天来上班开会,神经绷紧,一直在想钱怎么花,该不该花,花了效果怎么样,后人会怎么评价。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事情。
主持人:怎么管理好这笔财政收入巨款,对于你来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张杰明:财政学是一个专业,放在大学里面要学四年,除了这个以外还有硕士、博士,作为我本身专业是学会计的,和它是相近的,会计是小财政,财政是大会计,所以有关联,但本身我并不是这个行业出身的,所以也是半路出家,自己要更小心一些。
主持人:除了管钱以外,你平时还管啥?
张杰明:管钱就涉及到管事,因为我们现在广州市做这么多事,每一件事做到最后,都是涉及到钱,每个项目工作如果推进上有些什么困难,有障碍,可能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钱上,所以大家归结到最后是钱。所以我当财政局长除了要想到钱的问题以外,还要想到事,帮领导在背后做好参谋的作用,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哪些事要先做,对于财政局,要随时想到。
40职能部门已有36个网上“晒账本”
“中国预算网”发起人吴君亮和他的同事一直关注广州财政工作,关注广州财政预算公开。昨天专程从深圳赶来参加了节目。
吴君亮:我更多关注的还是预算,这个是理顺人民和政府关系的切入口,而且目前也是很重要的。广州2009年作出表率以后,在2010年就有一个明显的退步,张局长,你是我很尊敬的局长,我想问一句,这些部门去年没有公开,有没有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的理由?
张杰明:从我的内心来说,我认为你作为一个人民政府,拿人民的钱为人民办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们也不是来贪污的,也不是干坏事的,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让人民知道的?2010年,公开了一个部分,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在曲折中螺旋上升。财政预算公开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事情,这么几十年都没有公开,现在突然要公开,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都要暴露出来,会不会被人揪住小辫子等等,可能会有些顾虑。
我可以这么说,到2011年情况有所好转。今天请我们部门预算编辑处的同志再统计了一下,最新的数据是这样的:广州108个预算部门当中大概有70多个已经公开了,公开挂在网上,从公开的部门来说占到了70%左右,从钱上来说,总资金量来说占到了87%,公开有两个口径,一个口径是政府部门预算公开,我们广州市预算单位有100多个,但政府部门只有40个,从目前政府部门这一块来讲,政府部门40个当中除了公安局是不公开单位,是保密单位,还有39个部门已经公开了36个,还有3个没有公开,你可以回去再搜一下。
除了政府部门以外还有很多单位,比如说政协、8个民主党派等等,都是预算单位,但这些部门是不是列入政府部门一块公开,国务院也没有这个要求。总的来说这个事情还是在逐步前进的,也许2009年只是一个偶然的一跳,就跳得那么高,以后再要跳,就逐步像刘翔一样,跑更好的成绩,过后再也跑不到那么好的成绩,反正我们继续努力。
三公经费会公开但不会细到每顿饭
吴君亮:广州市给我的信里也提到,今年四五月份财政局要逐步逐步公开,在内容上有没有做更具体的要求?
张杰明:内容上是这样的,从公开来说,一年比一年要求更具体,应该做得更细。我也希望媒体也好,社会公众也好,对这种变革的东西,也是要有一种比较宽容的心态,让它逐步去进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用力去推进这个事情。去年我们公开的时候,当时大家说三公经费也要公开,今年三公经费国务院也要求公开了,今年北京也公开了,广州市也准备要公开。我不喜欢很多事情老是遮遮掩掩的,其实遮遮掩掩对政府部门形象不是正面的影响,是负面的。
主持人:公开三公消费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张杰明:我们局随时就可以公开,至于大家什么时候公开,我们尽量抓紧,尽量促成公开。按照要求去年三公经费今年之内要公开,我们已经发通知了。叫各单位做好这个准备,做好去年“三公”经费的统计,在适当的时候要向社会公开,最后广州市整体“三公”支出做一个汇总。
主持人:如果公开的话,公开到什么程度?
张杰明:吃饭花了多少钱,接待费花了多少钱,出国费用多少,还有车辆总的经费是多少,当然不可能把每一餐费都写出来。
亚运的每个工程都有一个基本定额
网友:期待已久的“亚运账本”近日终于被“晒出”来了,建场馆花了72亿,城建方面花了1090亿。但仔细看了一下,感到还是不够详细,希望尽快出台更为详尽的“亚运审计报告”。同时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对这些重大工程,不单是亚运,还有地铁、BR T等都始终有个监管,要监管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张杰明:亚运账本公开要更细,这个意见我以前也听说过,我们也尽量把它做细。工程管理方面希望做到每一笔支出都应该严格审批,现在工程方面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你们现在提到的不严格,比如前段亚运期间你们说为什么花那么多钱买花岗岩,为什么地才做好又去挖,这个都和制度有关系,其实财政不管怎么严,也不能审查到花岗岩,因为这是一个专业问题,一个地方用什么样的石材,才能承受这个压力,符合建筑上的要求,这个财政局是不懂的。必须是建设管理部门、工程主管部门去核定的事情。
主持人:亚运期间有没有接到相关市民的投诉,关于财政方面,有没有问责、处罚或者违规的操作?
张杰明:亚运工程在我们这方面的投诉,工程方面的投诉没有接到过,只是在政府采购方面有一些投诉。这些投诉我们政府采购处也有去跟进。
教育投入今后几年肯定有很大提高
市民余存泰医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现场,直面我们的财神。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广州的财政数据,以及和我们最近一个城市香港的数据,感到很吃惊,我就用计算机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发现差别蛮大的。从公开的数据上看,广州市去年的GDP就达到10604.48亿元,但是总共的税收达到了3379.2亿元,增税的额度达到了31.87%,香港的G D P是17481亿港元,政府所征的税是2090亿港元,征税率达11.96%。
由于1994年之后实行分税制,广州市并不一定可以得到那么多税款,这个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功课。广州市财政真正拿到手的钱是870亿,另外一部分是上缴到中央和省财政。但从公开的数据上看,香港政府用于教育的钱达到了540亿港元,占财政收入22.5%,医疗支出达到了339亿港元,占财政收入16.5%,也就是说用于教育和医疗这两个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的钱达到了总财政预算收入39%左右,而广州从公开的数据看到,教育的支出只有23 .5亿,医疗的支出只有21.5亿,也就是说44亿人民币,这个跟我们总的税收相比只有1.34%,国税加地税,占财政收入相比应该是不到5%。
从穗港两地财政收入以及两个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支出上来看,广州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间,以及跟香港相比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我是这么看的。
张杰明:首先我感谢余存泰医生的意见,我很钦佩余医生在处理好自己专业工作的同时,也关心公众的事,特别是公共财政的情况,香港和广州有很大的差别,香港是一个特区,香港的钱是不用交给国家的,广州是一个副省级城市,除了要交给国家还要交给省,所以广州的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要上缴,广州可以支配的钱没有那么大。
另外从具体数字来说,您不是具体做这项管理工作的,可能您得到的资料具体数字还是有一些差异,是不是请我们分管预算副局长来说一下,关于教育每年的支出是多少,占的比重是多大,还有卫生这一块。
市财政局段副局长:医疗这一块,广州是社保基金承担,你刚刚讲税收统计口径不在这个里面的,是一个单独的社保基金的体系,对教育的投入去年占到财政支出18%,可能是统计口径问题,留在广州就是25%,上缴中央大概是64%的比例,上缴省大概是11%左右,3300多亿税收分成,分中央级、省级和市级,800多亿是市级的收入,就是我们可支配的。有可能会到20%,有可能到18%,按照有关人大通过的教育条例,要求占到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15%,所以我们执行起来远远是高于人大规定的条例。
张杰明:获取资料和渠道不一样,广州市对教育的投入数额也不算低,除了市一级投入,还有区一级投入,中央和省对教育方面的拨款也不少,大学都是省里面给钱,所以整个教育的投入不光是广州市财政投入,各方面都有投入。刚才说的医疗方面也是,香港的制度是把整个社保在医疗支出统统都算作疾病的支出,所以它的算法和我们不一样,广州市医保支出140多亿,这个也是数额很大的。
主持人:您掌管财政这么多年,您觉得广州在医疗、教育投入方面是否足够呢?
张杰明:足够是相对的,因为广州钱就那么多。如果有钱不投入是不行的。现在国务院要求在2020年前要把教育支出达到G D P的4%,另外在省内规定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的钱要达到25%,现在我们才达到19%,今后几年教育方面的投入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广州财政去年没有亏100多亿
余存泰医生:去年广州地方性一般预算收入广州市达到872.6亿元,年底达到支出达到977.5亿,实际上我们账面亏了100多亿,今年上半年报纸上也登出了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455.82亿元,收入的比例同比增长了20.1%,但是今年上半年广州一般预算性支出已经达到457.04亿元,今年上半年广州市财政已经亏了1 .22亿,也就是说去年整个全年广州的财政是亏了100多亿,今年上半年又亏,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张杰明:我确实对你很钦佩,对数字研究得那么细,这个问题还是让段副局长回答下,我们说870亿是指第一次入国库,到了年底跟省里面结算还有一些超出。
市财政局段副局长:非常敬佩,也非常感谢,872亿是一般预算入库收入,900多亿是财政支出,预算力和财力还是两个口径,入库到广州市市库,还有一部分是入中央库、省库,再从基数上,财政体制方面返还给我们,所以财力和一般预算是不同的口径,通过税收再返还给我们。还有一部分是上级也有一些专项,一次性要补助给我们,所以支出是一个全口径的,包括我们支出还有一个口径,比如说超收,年初预算可能不是那么准,会有一部分超收,所以收入数和财力数是不同的口径。
张杰明:准确地说,广州财政去年没有亏100多亿。
市财政局段副局长:我们这几年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主持人:这下不光是余医生放心了,是全广州市民都放心了。掌管这么多年财政,我特别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最应该保障的是哪个方面?
张杰明:最应该保障人民的生活。我们这几年在民生投入方面也是逐年地增加,去年我们公布的数字是74%。
主持人:财政收入的钱是不是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百姓民生方面?
张杰明:谁也不可能说所有的钱都用在刀刃上,毕竟870亿,哪有那么多刃,只有少量的东西是属于刀刃,总的来说,这个钱第一个我们在做预算的时候,还是通过比较严格的审核,有的说财政部门大刀阔斧去砍掉预算,这些钱能够省尽量省,能够不做的尽量不做。第二个我们有一些制度,如果这些钱使用的时候发生问题,我们要追究责任,我们有一个财政问责制度,问责到现在为止是问过,但是没有处分过,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因为制度越严,敢于违法的人就越少。
幼儿教育广州会做一些调整
主持人:都想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我们很能理解家长焦急的心情!有什么办法才能让幼儿教育资源更公平合理地分配?
张杰明:这个让我想起当时毛**在1958年提的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这里面涉及到教育投入的问题,不能够把一些财政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的公立幼儿园当中,如果老是这样,赞助费越收越高,会引起很多社会问题。下一步国家已经把幼儿教育提高到很高的层面来考虑,这方面我们也会做一些调整。
主持人:广州在财政上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杰明:现在幼儿园国家没有规定一定要公办,还是一定要民办,没有做这个规定,因此现在双轨制。我是主张公办幼儿园应该向全社会公开,好的资源大家来共同竞争,不可能所有的孩子上清华北大,我们来考试,谁的成绩好进清华北大,差一点的就进差一点的学校,大家也接受这样的状态,做这样的调整,大家都有机会。
主持人:在您看来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幼儿资源分配得更加均衡一些?
张杰明:国外有一种做法,民办教育机构如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时候,也是给你定额补贴,就像补助公立学校一样,这样的话就把收费限制住,相对来说会公平一点,从制度层面是需要改制度的。
捐资助学款返还原校用于教学
主持人:还有一方面是捐资助学,很多家长觉得交了很多钱,这个钱到底去了哪里?
张杰明:这个由我们教科文处的黄处长讲一下。
黄处长:捐资助学这一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叫法,如果是高中阶段叫择校费,按照义务教育规定,国家是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的,对财政部门捐资助学管理是收支两条线,每年通过教育部门预算,从市一级来说是全额返还给原校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经费。
主持人:就是说哪些学校收上来,就返还给哪些学校。
黄处长: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各区县的做法跟本级有点不同,但是也都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有些区是50%用于补助学校的改造,50%返还原校,都是用于教育教学方面。
主持人:这样会不会导致恶性循环,名校都会有很多人去选择,其他普通的学校择校费收得少,反而得到的返还是少的。
张杰明:我们给返还择校费的同时,会减少一些财政自拨款,捐资助学款等于是财政收入的来源,都进了财政的账户、部门预算,可以等同于财政拨款的那一部分。
智障学生职高班有望市财政拨钱
主持人:说到幼儿教育,我这里还有一个与教育有关的个案,我手里有一份由76名智障学生和家长签名的信,他们也派了代表来到我们节目现场。
市民李萍:张局长你好,第一次见您,您很有风采,带旺了广州。我们的诉求是关于加快发展广州市智障学生职业高中的学位。聋盲的学校90%以上都可以进入职业高中,但我们绝大多数还是散落社会,滞留家中。广州每年智障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是200多人左右,今年经过我们多少年的努力,写信诉求,才得到了26个学位的职业高中班。广大智障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能够在各个区就近特殊学校里面开办职业高中班,这样就比较好。
张杰明:您把您的电话留下来,到时候我们再跟进一下这项工作,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智障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可能对他的人生会有一些挫折。
李萍:按照广州的做法,盲聋子女教育都是属于市财政管理,所以我们要求智障孩子职业高中也应该归属于这里管,我们要求统一政策,统一财政管理。所以希望张局长好好考虑这些问题,关心一下弱智人群,这样我们对你感激不尽。
主持人:刚才说的统一管理有可能实现吗?
张杰明:我觉得有可能,今天社保处的处长也过来了,你记住这件事,我们跟教育局沟通一下。
■ 财爷语录
谈压力 我每天来上班开会,神经崩紧,一直在想钱怎么花,该不该花,花了效果怎么样,后人会怎么评价。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事情。
谈三公 “我不喜欢很多事情老是遮遮掩掩的,其实遮遮掩掩对政府部门形象不是正面的影响,是负面的。”
谈花钱 谁也不可能说所有的钱都是在刀刃上,毕竟870亿,哪有那么多刃,只有少量的东西是属于刀刃。
谈幼教 我是主张公办幼儿园应该向全社会公开,好的资源大家来共同竞争,不可能所有的孩子上清华北大。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芬 实习生莫谨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