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数:
《日本新华侨报》6月27日载文《中国足球成为中国人抹不去的伤痛》,摘要如下:
中国足球又一次倒下,国奥队1:3惨败,媒体说“悲壮的死去”,中国足协甚至破天荒地向国民“道歉”。但这都改变不了中国足球耻辱性大溃败的命运,更抹不去人们心头的伤痛。
这是一个难堪无比的结局,中国国奥队被实力平平、颇为业余的阿曼淘汰出局,连伦敦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都没通过,创造“史上最差”。离伦敦奥运会还有一年,中国足球早早成了看客。
说起来真的很丢人,也很憋屈。
看历史纵向,这是中国足球屡战屡败的噩梦延续。在奥运足球允许23岁以下职业球员参赛以来,中国足球20间年连续五次“举国之力”冲击奥运均告失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悲惨,一次比一次远离,唯独一次北京奥运依靠东道主身份“免试”入围,但一场未胜,小组赛狼狈出局,陷落“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尴尬定律,让国人心中添堵。
看现实横向,这是中国足球四大皆空的窘态毕现。从去年到今年,中国足球从国少到国青到国奥,包括女足青年队、成年队,在所有年龄层次上,所有国字号球队全部歇菜,绝缘世界大赛,呈现集体性全方位溃败之势。泱泱大国被抛离“世界第一运动”的全球舞台,令全球华人颜面无光。
看国家层面,这更是触目惊心的反差。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败给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小国;一个奥运金牌第一的体育强国不敌从未沾金的体育弱国;一个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大国不如一个经济单一的小国;一个国际地位如日中天的强大国家输给了一个并不起眼的中东石油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足球创造的另类“奇迹”。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步升级,甚至跃居全球第一第二,唯独这个足球不能?为什么中国体育节节胜利凯歌高奏,连在欧美统治天下的网球也书写“娜样传奇,”,唯独足球不行?为什么中国整体实力日益盛隆,影响力无所不在,唯独这个足球还在丢人现眼?
中国足球已滑落到历史低点,中国足球的灾难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一个反面典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