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称判断城市是否宜居要看下水道畅通程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4 09:4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18日傍晚,武汉市民趟水前行。当日,武汉市遭遇暴雨袭击,城内多处积水严重,几乎变成一座“水城”,徐东大街等主干道交通几近瘫痪,至晚上20时仍未疏通。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6月18日傍晚,两位武汉市民在水中骑行。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6月18日,车辆在武汉积水的道路上艰难行驶。当日,武汉降大到暴雨,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 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新华网南昌6月23日专电(记者 李美娟)我国一些城市最近因强降雨出现严重内涝,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有关专家日前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一场有关缔造宜居新城的论坛上指出,城市建设要防止建筑过密、建筑质量差、忽视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等三个弊端。
有专家在论坛上指出,缔造宜居的城市,要坚持三个先行。首先是规划先行,建设始终是服从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地考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其次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对道路、水、电、排水和燃气等城市管网建设,给群众就业、就读、就医提供方便;再次是生态先行,做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江西省建设厅副厅长高浪认为,宜居城市应防止三个弊端。他说,一方面是防止建筑过密的弊端。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建筑过高过密以提高容积率的现象,这可能会带来交通拥挤等后果,不利于宜居。另一方面是防止忽视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的弊端。一个健康发展的城市,其地下系统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生态系统,一套先进的雨水排蓄系统,是保证城市畅通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讲,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宜居,要看它的下水道畅通程度。
同时,要防止建筑质量差影响寿命的弊端,倡导打造百年建筑。高浪说,我国规定普通房屋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但实际数据一般只有30年,欧美发达国家年限规定通常是60年,但是平均寿命往往超过这一数字,百年老屋在欧洲是随处可见。这值得我国学习。 推荐微博: 刘弥群 左太北 肖南溪 童丹宁 吕彤羽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3:2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