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主城治堵行政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2 09: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治堵市政府将实施10大行动计划,包括货车摩托高峰限行等。王若静 制图


  据重庆日报消息 建设“畅通重庆”,让“主城不塞车”,关系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昨天,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畅通主城行动计划”,把主城区建设成为“不塞车的城市”,到2015年,城市道路周期性堵点、拥堵路段数量较2010年减少50%以上,主要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30公里/小时左右,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停车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同时,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总量比例达到50%以上;公交换乘效率明显提高。
  “畅通重庆”焦点难点是主城
  市长黄奇帆说,建设“畅通重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重庆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交通畅通;二是重庆市域内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现在“畅通重庆”的焦点和难点是主城。由于主城地形地貌决定了城市是组团式格局,组团之间有天然的间隔和分离,使之在交通组织上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城市有不少先天优势,目前重庆主城交通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立交多、红绿灯少;广场多、人行道少;公交多、自行车少。这些都为我们搞好“畅通主城”奠定了基础。
  黄奇帆说,目前广大市民都很关注主城交通的改善,为使“畅通主城行动计划”尽快见效,近期要采取10大行动(详见图表)。
  建轨道公交换乘枢纽
  行动计划提出,要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疏解中心区交通压力。一是坚持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加快完善各组团内部配套功能,减少跨组团出行交通量,减轻组团间通道的交通压力;二是科学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适度控制中心区开发强度,降低中心区交通发生量;三是加快调整交通吸引量大的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将中心区范围内交通吸引量大的城市功能体向二环区域转移,疏解中心区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公交出行。到“十二五”期末,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要达到263公里;结合各条轨道线路的建成时序,削减与轨道交通同走廊、共线的中长距离公交线路;加大换乘枢纽建设,形成地面公交、轨道及铁路、航空、水运、长途公路客运等交通方式之间的高效换乘,同时推进公交与轨道票制一体化制度改革;在中心区外围,结合轨道站点布置,规划建设一批停车换乘枢纽,鼓励市民换乘轨道进出中心区;完善公交停车港与首末站,减少公交车辆排队拥堵。
  行政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
  深化错时上下班,缓解高峰拥堵。行政事业单位错开上下班与上放学时间,减少“通勤”与“通学”高峰时段的交通矛盾,缓解交通拥堵。同时,推进停车收费差别制度改革,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原则,科学调整停车收费标准。
  内环部分道路分时段限行货车
  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全面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大力提升路段、路口的通行能力;建立交通事故及车辆故障快速处置机制,增设交通事故理赔中心,建立公交车辆保养制度、故障车辆快速处置制度,确保公交车辆运行良好;内环以内(含内环)的部分道路白天时段限制货车通行,推行货车通行证色度管理制度,同时在重要路段和出行高峰时段,对摩托车实施限行;在有条件的路段实施单向交通组织;严格占道施工管理,建立多部门占道施工联合审批与监督机制;加强交通信息屏、电子警察等建设,强化道路交通监控;加大畅通主城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参与意识。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构筑西部质量高地的若干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主城区第六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方案》、《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表彰决定》等事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06: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