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半岛问题不断,朝韩之间摩擦反复,朝核问题久拖未决,六方会谈迟迟难以重启。这是当前朝鲜半岛的困境写照,其未来局势走向如何也将成为世界焦点,作为朝鲜半岛的邻国和影响朝鲜半岛的最大外部因素,中国和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各自肩负着何种责任呢?中美两国学者持有不同看法,这可从中国两国关于中国对朝鲜的责任问题中窥见一斑。
首先,关于责任界定的逻辑原点。中国学者基于国家利益界定责任,拒绝不切实际的国际责任,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意愿和能力并不一致。美国学者基于人道主义界定中国责任,认为中国对朝鲜应担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对朝鲜的人权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对责任界定的逻辑原点分歧实际上折射了中美两国对朝问题上的不同思路。中国从务实的国家利益出发,美国从理想的人道主义出发。中美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影响了朝核问题的进程。对于中国而言,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的外交日趋务实,国家利益已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中朝两国互为邻国,有着血浓于水的深刻感情与盟友关系。但是中国对朝政策的出发点坚持自我国家利益符合国际惯例,因此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美国外交的人权情节浓厚,高举人权旗帜是美国外交的一贯风格,也是美国所宣称的领导世界的责任所在,为此,美国不惜以战争为代价来践行其“人道主义援助”高尚品格。但是这种家长制的作风并不为世界认可,过多关注人权问题将会导致朝核问题难以解决。
其次,中国对朝责任的基本内涵。中国学者大多认为中国对朝鲜的责任基于国家利益出发,具体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二是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三是推动朝鲜经济改革与发展。美国学者则认为对朝鲜的人权进行监管是中国对朝的首要责任,为此,中国甚至可以考虑放弃朝鲜的“残暴政府”。对此,中国学者予以强烈反对,认为中国没有责任对朝鲜人权负责。中国外交长期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朝鲜的人权是朝鲜的国内问题。并且,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坚持人权的发展阶段性,包含生存权与发展权等,目前朝鲜的生存权尚未得到保证,这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朝鲜的威慑所致,因此美国对当前朝鲜的人权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朝鲜的生存安全得到保障,朝鲜将逐步通过经济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来改善国民的发展权。正如没有父母喜欢自己儿女吃不饱一样,也没有政府希望自己国民饿肚子。给予朝鲜较为宽松的环境,朝鲜将逐渐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对此美国学者的最大疑问是朝鲜的现存政权会推行经济改革吗?美国学者认为朝鲜现政府不会推行经济改革政策,朝鲜的经济改革必然需要政府更替才能实现。走向中国的改革发展道路,朝鲜也需要像中国那样实现政府领导人更替。因此当前中国政府不能对朝鲜的人权不闻不问不管,而应敦促朝鲜加强人权保护,进而迫使朝鲜进行经济改革。
中美两国学者对中国的朝鲜责任分歧反映了朝核问题的困境。但是这些分歧的根本在于中美两国的战略视野、外交传统与文化差异。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朝核问题成为其东北亚乃至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重要理由,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实为美国别有用心。朝核问题每每出现解决曙光之时,美国无一例外地会搬出其他理由进行冷却,在朝核问题上进行“双重遏制”源自美国的全球战略视野,美国不会为了解决朝核问题而解决朝核问题,也不为仅仅为了解决核不扩散问题而解决朝核问题,对于朝核问题,美国态度的反反复复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需要建构“朝核问题”这一威胁为其东北亚安全战略谋篇布局提供缘由。在外交传统上,美国头顶“上帝选民”荣光,在“山巅之城”居高临下地审视全球人权问题,在美国全球战略关键区对“人权不佳”的对手不断敲打是美国外交的一贯作风。为此,它可以拒绝朝鲜政权的合法性,以“人权不佳”对朝鲜进行制裁,对朝鲜的国际粮源进行限制。从文化上而言,美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安全上“绝对安全”思想一直存在,通过强势的绝对手段谋取绝对安全是美国战略文化的重要特点,因此它不会理解弱者的意愿。反观中国,尽管处于崛起进程之中,但中国目前而言只是一个地区大国而非地区领导国,中国的战略视野基本上还是立足于国内经济建设与发展而谋求和平稳定的周边与国际环境。在朝鲜半岛,中国的首要利益是“无核维稳”。中国外交长期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尽管目前这一原则与韬光养晦一样备受争议,但中国绝不会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更不会因为人权问题而介入他国内政。从文化上而言,东方文化强调沟通,存在里子与面子两个层次,中国可以在“里子上”劝诫朋友,但绝不会在“面子上”羞辱朋友。中国对朝鲜的责任,中美两国学者存在不同见解,这也反映在中美两国对朝鲜、朝核问题的不同思路。在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中美两国无疑存在共同利益,如何克服两国的分歧,求同存异地推动朝核问题解决、朝鲜改革开放将是摆在中美两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北京 潇湘一剑
《联合早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