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10月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峰会执行主席、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资料图片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 日刊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题为《》的文章,引起国际舆论关注。一些境外媒体迅速进行了转载或报道。对于文章提出的“媒体联合国”概念,一些西方媒体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新理念”:一些发展中国家媒体人士则认为这一理念 “鼓舞人心”。文章的发表同时在境内外网民中引起较大反响。
美国主流媒体迅速转引或报道《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一文,特别关注文章提出建立“媒体联合国”的理念;该文被评为全球媒体“当日五佳专栏文章”之首。
美国主流媒体《大西洋月刊》下属的大西洋新闻网站和美国之音电台网站6月1日、2日分别刊登报道,转引介绍这篇文章。以引导推介当代“最重要新闻和思想”著称的大西洋新闻网站还将这篇文章评为“当日五佳专栏文章”之首。
大西洋新闻网站和美国之音在介绍该文观点时说:文章中提出了创立“媒体联合国”的概念,呼吁设立新的非政府组织来协调世界媒体。文章认为,国际传媒的规则和实践没有跟上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秩序阻碍了全球传媒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探索建立全球传媒交流、协商的新机制,使其发挥协调甚至仲裁作用。
大西洋新闻网站还报道说,文章建议将致力于进行公正报道、建立全球传媒的“多赢”格局、在各种文化之间进行范围广泛的讨论、推动加强媒体责任这四大要素纳入媒体的新价值体系之中。文章以体育运动为例,生动地阐述了建立新的国际传播秩序以扭转发展中国家传媒的边缘化趋势、促进国际媒体间良性互动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刊载新华社社长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
来自俄罗斯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常驻联合国的媒体人士纷纷表示,文章就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提出了新观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俄塔社联合国分社社长基基洛在致新华社的电子邮件中说,文章的观点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他当天就将文章要点编成新闻稿进行了报道。他说:“这篇文章非常及时,切中要害。在当前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与不平等状态,这是公开的秘密。”
基基洛说:“因此,李先生呼吁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呼吁建立一个协调全球传媒的机制。他的呼吁值得欢迎,而且有必要在合适的国际论坛中进行进一步探讨。”他说:“中俄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应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这一问题。”
墨西哥通讯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格雷罗认为,文章提出了“令人感兴趣和鼓舞的观点”。他在致新华社的电子邮件中评论说:“目前,在世界信息流动方面确实存在不平衡状态。发达国家长期将信息议程强加在其他国家头上。发展中国家一直无法对抗来自富裕国家的、经常包括大量具有片面、偏颇内容的新闻报道。”
1 上一页 相关阅读:
2011.06.02
2011.03.07
2011.03.01
2011.01.24
2011.01.22
推荐微博: 中央气象台 中国天气网 天气预报网 查天气 鄱阳湖湿地公园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