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汶川地震纪念馆正式开馆 外观隐喻山河破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2 11:2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客参观雕塑《人民教师》

游客在地震体验屋感受地震
  由省委宣传部、成都市委主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在安仁镇开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陈列实物270余件(组)。
  ●通过颤动的地面和断裂的屋顶,将地震发生时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市民捐赠3年“地震日记”,成为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件私人藏品。
  昨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成都市委主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在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开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出席开馆仪式。
  纪念馆除展示救灾的图片、实物外,还设置了地震模拟体验装置,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推广。据介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将为参观者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实行免费开放。
  纪念馆外观
  网格卵石,隐喻山河破碎
  为了展现和铭记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这一气壮山河、气势恢弘的伟大历程,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迁到成都永久展览。“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基本原样保留了这一展览的内容结构。
  纪念馆建筑外观简约大方、庄严肃穆,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馆前广场的网格卵石,隐喻了地震刹那的山河破碎;而门厅前的56根力量柱奋力支撑
  起下压的屋顶,则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力量与信心。
  纪念馆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主题展厅、地震科普厅、临展厅、游客接待处、纪念品销售处等。馆内陈列实物270余件(组),图版559个,灯箱23个,视频播放点12处。其中,主题展厅分为序篇和“坚强领导心系人民”、“争分夺秒全力营救”、“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八方支援共克时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伟大精神不竭动力”6大部分。
  纪念馆大厅
  钟表滴答,再现“512”场景
  “滴答、滴答、滴答……”一进纪念馆,一阵急促的钟表走动声就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这声音,安静地在纪念馆中回荡。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只见进门的右手边有一块巨大但破碎的多媒体显示屏,里面显示着3年前那场地震发生的时间。急促的钟表声戛然而止,屏幕上的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此时一阵轰鸣声从四周传来,屏幕上开
  始显示青城山、北川等极重灾区当时的情景。
  屏幕上的场景在剧烈摇晃,整个大地似乎跟着在颤抖,3年前的那场梦魇似乎又回到了大家的眼前。片刻之后,轰鸣声停止了,四周安静了,屏幕上开始出现灾区群众惊恐绝望的眼神。
  原来这就是序篇,纪念馆通过颤动的地面和断裂的屋顶,将地震发生时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动态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纪念馆科普厅
  模拟装置,可以制造震级
  在地震科普厅,有一间专门的房间用来模拟地震级数,游客可以置身之中,亲自体验地震来袭时那种剧烈摇晃的感觉。地震模拟体验装置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工作人员站在上面,使劲一跳,后面的显示屏就显示出“您制造了一次8级地震”的字样,十分有趣。
  据介绍,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为参观者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实行免费开放。
  同步播报
  3年12本“地震日记”老教师捐赠给纪念馆
  昨日,都江堰灾区退休教师马楚清将自己3年来的20余万字、12本“地震日记”正式捐给“512”抗震救灾纪念馆。这是纪念馆开馆后接收的第一件私人藏品。
  今年66岁的马楚清,是都江堰水电十局子弟校的退休教师。三年前,都江堰成为“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从那时起,这位经历了大灾大难的退休老师天天用笔记下所闻所见所感。这一写,坚持了3年,写满整整12本,达20余万字。“地震日记”以细小、琐碎的记录,写出了一名灾区群众的心里感悟和生活的变化。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摄影吴小川 相关阅读:
2011.05.12
2011.05.12
2011.05.12
2011.05.12
2011.05.12


推荐微博: 故宫 两依藏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国家大剧院 圆明园遗址公园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0:46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