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4年燕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0 10:5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燕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

管理学
⒈名词解释(20分)
⑴管理幅度
⑵社会人
⑶非正式组织
⑷集权与分权
⑸效益与效果
⒉简答(40分)
⑴什么是管理中的控制?控制程序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⑵管理的概念及含义是什么?
⑶管理有那些基本方法?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⑷计划有哪几种形式?
⑸何谓程序化决策?何谓非程序化决策?
⒊论述(90分)
⑴管理中有哪些主要职能?说明各项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各项只能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⑵试述行为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理论
⑶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
主要考评哪些内容?考评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⑷说明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⑸试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论点及内容
⑹一个组织在进行机构设计时
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管理幅度:又称组织幅度
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社会人:由梅奥等人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假设
    具体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①社交需要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而人际关系是形成ren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②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
其结果是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
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③跟管理部门所采取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
职工们会更易于对同事们所组成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④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
当视主管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
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
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
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
即“非正式组织”
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也就是说下级部门或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
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效益与效果: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
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结果
    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
具体地说
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什么是管理中的控制?控制程序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管理中的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
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平价
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
⑴确立标准
包括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的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
⑵衡量绩效
包括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⑶纠正偏差
包括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管理的概念及含义是什么?
管理是指组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
而不是其他;
⑶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⑷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⑸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管理有那些基本方法?
⑴古典管理理论;⑵行为管理理论;⑶数量管理理论;⑷系统管理理论;⑸权变管理理论;⑹质量管理理论
计划有哪几种形式?
⑴根据计划的时间长短
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⑵从职能空间分类
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⑶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及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序
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⑷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
可以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⑸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
可以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何谓程序化决策?何谓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模式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其特点是处理例行问题
不断重复出现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模式所做出的决策
其特点是主要解决例外问题
往往具有较大影响
三、论述
管理中有哪些主要职能?说明各项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各项只能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管理职能:⑴信息获取;⑵决策;⑶计划;⑷组织;⑸领导;⑹控制;⑺创新
管理职能含义及内容:⑴信息获取职能是通过信息的产生和流动表现出来的;⑵决策职能是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的;⑶计划职能是通过计划的制订表现出来的;⑷组织职能是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的;⑸领导职能是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的;⑹控制职能是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的;⑺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表现出来的
管理职能相互关系:⑴信息获取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⑵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
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⑷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
试述行为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理论
产生的背景: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
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
即组织行为理论
    其理论有三位先驱者
即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莉莲·吉尔布雷斯
    梅奥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即霍桑试验
    该试验分为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③大规模访谈;④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主要理论:⑴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⑵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⑶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
主要考评哪些内容?考评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考评的内容:⑴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⑵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⑶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⑷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⑸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考评的程序:⑴确定特定的绩效评估目标;⑵确定考评责任者;⑶评价业绩;⑷公布考评结果
交流考评意见;⑸根据考评结论
将绩效评估的结论备案
考评的方法:⑴个人自我评价法;⑵小组评价法;⑶工作标准法;⑷业绩表评估法;⑸排列评估法;⑹平等对比评估法
说明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穆顿提出关于培养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理论
    在这种领导方式理论中
首先把管理人员按他们的绩效导向行为(称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称为对人员的关心)进行评估
给出等级分值
    然后以此为基础
把分值标注在两个维度坐标界面上
并在这两个维度坐标轴上分别划出9个等级
从而生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1
9)型
又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表示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
(1
1)型
又称为贫乏型管理
表示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5
5)型
又称为中庸之道型管理
表示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9
1)型
又称为任务型管理
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
(9
9)型
又称为团队型管理
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
试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论点及内容
⑴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
⑵安全的需要
这是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⑶社会的需要
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
⑷尊重的需要
这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情感等方面予以肯定;
⑸自我实现的需要
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一个组织在进行机构设计时
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⑴统一指挥原则;⑵控制幅度原则;⑶权责对等原则;⑷柔性经济原则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22:2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