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媒:学者称回归祖国才是台湾的最大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6 10:4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宣传部长戚嘉林博士在《中国评论》月刊四月号发表专文《台湾需有“祖国认同”与祖国史观》。

  作者认为:“台胞认同祖国化在政治上可震慑深绿、感化浅绿、凝聚浅蓝、巩固深蓝。至于如何改变此一形势,其具体落实之法就是树立并高举‘祖国认同’的旗帜,于台湾史领域建构‘祖国史观’,使岛内能有与深绿抗衡的论述能量,并以‘祖国史观’丰富‘祖国认同’内涵。”

  台湾自上世纪1989年开放探亲的政治松绑以来,随着内地经济飞腾,综合国力倍增,两岸关系发生巨大的积极变化,与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非可同日而语。

  因此,岛内蓝营精英对如何解决两岸问题的途径,从邦联、联邦、欧盟模式、一国多制、一中二宪(黄光国)、一中三宪(张亚中)、一中四宪(高准)、统合论(张亚中)等各说百家争鸣,至于各种具体而微的两岸和平协定模式,诸如曹兴诚〈两岸和平共处法〉、邱进益〈台湾海峡两岸和平合作协议草案〉、张亚中〈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草案〉,甚至有论者倡议“过渡时期台湾或‘+++国’”(Taiwan/ROC in Transition),众说纷纭。




  惟回神一望,就整体台湾民众而言,十余年来支持统一的民调不但与日俱降,且形成倾向“台独”的40%绿色铁板一块,这是多么令台湾统派骇然的事。
  事实上,前述诸多的统一途径与模式,其最终落实是在岛内民众的“统一认同”,也就是“祖国认同”。

  深层思考,若不以“派”废言,“独派”政治人物强力推动“台独”理念,其学者不乏认真从事影响国族认同之台湾史的基础研究。相对于“独派”,蓝营学者于孕育认同的台湾史之学术研究,力度相对不足。

  蓝营不知是否曾经深思,若不同步扭转认同,在有40%民众抗拒(其中甚至深绿坚决反对),但又无10%民众挺身旗帜鲜明视中国为祖国之政治氛围下,前述所提的任何统一途径与模式,势必牵就绿营势力及其论述,甚至与之妥协,致实质不利两岸终极和平统一。




  “祖国论”的政治至高点

  台湾在李扁执政二十年来分离主义论述铺天盖地的压制下,蓝营群众不乏虽然心中赞同统一,但受制于李扁所建构的“台湾第一”、“台湾优先”等台独论述思维影响下,难以招架。

  尤其是在“台湾主体性”意识笼罩下,凡事涉“台湾”“台湾人”的认同纠葛,“独派”几乎无往不利,政治人物更是竞相表态“爱台湾”。

  在岛内,“陆委会”平日不但“台湾人民利益”朗朗上口,2010年12月6日更集其大成提出扞卫台湾民主等七项“核心利益”的“台湾核心利益论”。该七项核心利益分别是“民主、主权、安全、对两岸关系的未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意义的参与国际空间的权利、不被歧视的权利、弱势者的生存权利”。

  这是“中国国民党”2008年执政以来首度阐述的大陆政策基调,就两岸终极统一而言,“台湾核心利益论”远较民进党的“台独”论述伤害更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6:57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