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何旭光校长及潘集寨学校老师们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7 16: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何旭光校长及潘集寨学校的老师们、同学们:
  这次去天水看到我们的学校变成了一座崭新、干净、整洁的校园。我想身在其中学习、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很高兴。虽然学校在放假,但草绿了,树上开花了,整个校园依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03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建完家庙后,决定用募捐来的、剩余的边角料建一所学校,起名为“养正学堂”。据说学校建好之初,招不上学生。它真正办学大概有100年的历史,是我们这一带最早的学校,之前都是私塾。感谢祖先们在一百年前做出这样伟大的决定,让知识从此滋养着这条大山沟里的人们,知识让人们变得有出息、高贵。学堂的名字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去走正道,寻找正义的护佑。
  我在这里上小学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年代,也是历史上最荒蛮的年代。学校也不例外,暴力和武力盛行。老师常常打学生,有时甚至安排一些同班同学用竹鞭殴打其他同学,或互相往脸上吐口水、扔鼻涕。这些做法都是远离文明和进步的。今天,我们的学校老师要坚决杜绝体罚学生,远离暴力,让孩子们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长大。
  从学校出来就是垃圾成堆、破塑料袋漫天飞的村子,一些邻居家的院子里横七竖八地堆着名种空酒瓶,墙上贴着半祼体女郎的广告画……。一座学校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孩子们也不可能只在学校里成长,我们应该让学校带动村子的文明、让老师带动同学们、让学生们带动家长们一起进步。学校后面的山坡还是秃山,祼露着黄土,能不能让同学们与他们的家长一起每家种一棵树,让同学们和这些树木一起成长。
  绵延的秦岭把我们村庄和学校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所以千百年来我们都是自给自足。今天,高速公路从校门口经过,正在建设的渭河大桥也在学校门口,把学校与原来隔河相望的社棠镇连成了一体,这里再不也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了,成为了现代交通枢纽,仿佛是大城市的CBD。刚从大山上下来的孩子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这里车辆太多,速度太快,安全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高速公路带走了山村的特产,带来了各种物质文明,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比高速公路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它会给我们山村带来知识和智慧,带来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2003年,我和联想集团一起捐赠过一批电脑给学生,现在也许都不能用了。我们要尽快用电脑把老师和同学们武装起来,让我们小山村的人也能与外面的广阔世界相连、对话。
  今年的夏天我妹妹的孩子和她的同学们会到学校来,给同学们上英语课。希望你们能给她们提供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像要求其他老师一样严格地要求她们。
  最后,特别感谢何校长、老师们、村里的亲戚们、乡亲们,我们在我母亲的墓前静默、怀念她,并为她的墓捧上一撮新土。


              
                                       你们的朋友:潘石屹

                                     2011年4月6日 于北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02:46 , Processed in 0.6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