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6省市测到极微量放射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9 12: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辐射剂量极其微弱,不需采取任何防护行动
据新华社、央视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继3月26、27日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28日,中国东南沿海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的监测点气溶胶样品中也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检测到的碘-131来自日本
3月2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就环境辐射监测情况表示,环保部门继3月26、27日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28日又在东南沿海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的监测点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均在10-4贝克/立方米的量级及以下。
该负责人称,结合近年来当地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初步确认所检测到的碘-131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由于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行动。
目前环保部门设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气溶胶取样监测点尚未确认检测到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未来三天对中国无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3月28日上午分析表明,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核放射性物质对中国没有影响。
预计,28日至30日,日本中北部中高层大气运动主要以偏西风为主。受其影响,福岛核电站核放射性物质向偏东方向扩散,并滞留在日本以东洋面。核放射性物质较大浓度区位于福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对中国没有影响。
如有异常会立刻告知公众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自3月13日起,每天实时滚动播报“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和“中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监测结果。为让公众更直观的了解监测结果,环保部从15日起,开始在上述报告外,以“汇总图”的形式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有异常情况出现,会立刻通过媒体告知公众。
而根据3月28日16时最新发布的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显示,日本核电事故未对中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相关新闻
14省市开展对食品饮用水放射性监测
根据卫生部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已在本辖区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人员辐射污染检测、医学处理和辐射损伤救治。并已在北京、东北、沿海等14个省市开展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工作。
卫生部表示,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6日发布的信息,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当地公众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据此估算,公众持续摄入一年情况下,所导致的剂量约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十万分之一左右,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考虑到目前的浓度环境下不可能持续一年时间,浓度很快会降低,实际结果将远低于上述数值。
卫生部表示,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监测到的是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不会污染中国食品和饮用水,更不会对中国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
新闻链接
危急情况下的个人防护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网站较早前登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当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关于突发事件的可信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切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例如,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撤离。
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可以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应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推荐微博 杨恒均 杨锦麟 邱永铮 腾讯新闻 微讯-24小时播报全部收听 相关专题: 订阅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XQQ登录非QQ登录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7: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