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经历和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6 08:5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春一沾上考研难免会沉重起来,我希望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轻松一些,潇洒走一回。

接下来说专业课,专业这块主要是靠自己摸索,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得到过邹烈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表示感谢。首先说四个问题:
1,与身边考人大的同学交流,我发现人大的专业课有个特色,就是面广。我对比过别的院校的国际政治方面的考题,人大考的面最广,内容最杂,别无二家。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你记忆力不是超常的话,一定要控制复习好的容量,千万不要把网撒太大给自己增添无谓的负担。
2 ,考研考的是基础。
3 ,人大现在已经不出参考书目了,但是如果近几年它的考试内容不变的话,应该还是可以参照它前些年开出的参考书目。
4 ,强调真题。我接下来的很多心得都来源于我对真题的研究,题每年会不一样,但出题的脉络是差不多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近几年的真题。

政治学
我政治学考了116,知足了。
政治学的复习,人大开出了两本书目。应该是以杨光斌的那本《政治学导论》为纲、为本(研究下真题便可知道,题出得完全是这本书的风格)。
另一本《政治学原理》可以为辅,特别像我这样基础不扎实的三跨考生,千万别在这本书上去钻牛角尖,有些深奥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我只去掌握了这本书一些名词解释的内容,始终把重心倾斜在政治学导论上。给大家推荐一本杨光斌的《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它把政治学导论中强调的一些概念和内容结合中国政治现实加以了深入的阐述,是我复习政治学这科的主要参考资料。(强调一点,不用全看,主要是把握其中的几个章节。)
1 ,名词解释题。复习的时候,你把书的目录打开,那一个个标题就是一道道名词解释题;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强求全面,不要放过出现的每一个概念;重点把握一些概念群。
2 ,简答题侧重于考纯理论的题,今年的题这一趋势特别明显(分别考了历史制度主义、行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重点的章节大家可以把握一下: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以及第四章第二节。这些东西都比较死,背起来比较绕口,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只靠单纯的记忆,一定得多理解。
3 ,论述题一定要押题。怎么押?找杨光斌近期的文章或接受的采访。试举两例:
08 年论述题: 试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在07年12月的时候,杨老师接受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这篇采访稿的标题叫做《 发展民主政治的制度蓝图》,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一篇“押题宝”,不仅可以帮助你解决这道论述题,还可以帮助你找到名词解释、简答题中的一些考点。
09 年论述题: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08 年 12 月《瞭望东方周 刊》对杨老师的专访,一开始就谈到“ 中国民主政治前提必须实现法治”。
09年论述题:中国大部制改革的政治意义。《中国教育报》08年3月的文章:大部制与国家制度建设理论。
准备论述题肯定不能只靠押,自己的知识结构一定得牢靠,这样解题肯定才能保证思路,自己 也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答题的模板和思路。

我的国际政治综合是 121 分,完成目标。
国际政治学
1 ,如何使用陈岳的教材?陈岳老师的教材编写得很有系统,把基本的知识点都涵盖到了,但是,在许多理论的阐述上难免显得单薄了一些,这时你需要一本参考书来补充,那我首先推荐的就是倪世雄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这本书很厚重,自己一定要有个取舍。
2 ,简答题部分必出西方各个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大家的基础一定要扎实;有两个点提醒注意:一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我的统计是从 02 年开始,逢双数年必考,单数年考过一次;另一个是国家利益,这两个点其实不难,就是给背顺口就好了。
国际关系考研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3 ,论述题,回顾近几年的题你会发现它爱考一些侧重于自由主义方面的概念——“多边外交”“全球治理”“国际援助”“国际合作”,这些概念往往比较前沿,所以关注国际政治最新的走向是必需的,当然,难度也不小。仔细观察题目的问法,“运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 ~~~ ”,回答的时候就有点像做高中哲学题:原理 + 方法论 + 结合实际,所以复习的时候准备好一些套路,现实主义怎么看待世界的,理想主义怎么认识合作的。今年我们考的是国际援助,我对这个话题完全陌生,可还是活生生地答了满满一页,因为有备而来。
在这里,我还是说一个不能称之为规律的现象。 08 年考研政治的最后大题考的是国际政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 08 年国际政治学的论述题考的是“ 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当前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09年考研政治最后一题考的是中国责任论,08年中国外交的论述题也是中国责任论,看来,出题的老师们多少是有点心心相映的。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和中国外交——大家首先明确它们的分量,一定注意时间的投入上有个轻重。
国际关系史又是性价比最低的一科,这么厚一本,最后就两个简答一道论述。
1,             首先给自己减负。王绳祖的这本教材中,有关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如何争取解放求得新生的章节,我一律忽略掉,这么一忽略你会发现那本书瘦了不少,本来是个可乐罐,立马变成个可乐瓶。
2,             我推荐的复习思路是把握好一个接一个的体系,按体系来复习来总结。宏观上整理好一个体系的形成和瓦解,大的思路要清晰;微观上具体把握体系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前后联系,小的事件要记好。前者是用来解决论述题,前几年很爱考俾斯麦体系就是一例证;后者是解决简答题。
3,             推荐一本辅助教材:复旦唐贤兴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这本书可能长得更像本教材些,通过这本书也会使你在把握纷繁复杂的国际体系上更清晰些。
4,             如果你有押题的兴致可以押一下,毕竟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实,我想今年很多人都押到了国际关系史的论述题。

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应该算是各科中最轻松的了。复习的时候不用多么用力地复习这科。
强调一个原则:大事件要把握,小事件不放过。中国外交简答题的一大特色就是问你“是什么”,几乎不出“为什么”或影响方面的问题,在复习的时候重点记忆好各个史实。
论述题比较爱考中国外交政策大的走向,我建议大家要把教材的第八章吃透,同时结合国关学院老师们对于中国外交的一些新的探讨,不断地补充和充实,把中国外交的一些大问题烂熟于心。

写到这里,我也做一个广告, 本人转让自己的考研资料,报考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的考研专业课资料 ,价格不敢说最低,但我暂时没发现比我低的;量肯定不是最多,但考研从来就不是一件靠数量取胜的事情。这些资料里有我辛辛苦苦的总结,也有网上购买和从人大获得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和我联系。QQ:312206706

(六)
复试。
复试想说的东西不多,只是想感谢我人大的梦媛妹妹,考试那两天没少为我奔波;仗义的尚童童,热情的张月,热心的王浩,你们都帮助过我朝人大更近一步,谢谢!!
我的复试主考官是金正昆老师,我考完以后才看到网上有他说的复试注意事项的音频,貌似他说的注意事项我都没怎么不注意,呵呵。没考之前确实会有点焦灼,不自信的情绪会一股股地往上涌,可当我走进面试的办公室时,所有的紧张全部烟消云散,老师们都很和蔼可亲,非常亲切。

(七)
结语。
今天这么一口气把考研说了干净,以后也就不说了,人生彻底翻过这一页。
就在写文章的此刻,我还有不少同学在等待,在争取,在奋斗,我衷心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
我也知道,不少学弟学妹们即将或已经踏上这条考研路,我祝福大家走得顺利,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我也愿意尽我所能。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本书——《风雨考研路》,里面充斥着“刻骨铭心”“拼搏无悔”“破釜沉舟”“走过炼狱”“凤凰涅盘”的字眼,不就是考个研吗,又不是进渣滓洞白公馆,小小年纪一个个搞得跟烈士一样。以前看别人写的考研经验的文章,说考专业课因为写字写太多,晚上吃饭的时候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很是把我吓得不轻(因为我写字很慢还很用力)。
在我看来,考研就是一段平淡而充实的日子,我不会再想过一遍这样的生活,但我无悔这段岁月。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去干什么,但我希望自己不要失去考研中的那份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

天道酬勤,
共勉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1-16 08:59: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书我都看过 就是没能好好取舍 教训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1-16 08:59: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的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1-16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16 08:59:3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3-23 10:26:16 | 只看该作者
为后人指明了道路,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06:13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