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节能减排和国际流动性的双重压力下,今年我国的工业增速或将迎来10年间最低点。工信部与中国社科院昨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研究报告》预测,受人民币升值、资源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提速等影响,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在11%左右,如果这一预测实现,我国工业增速将达到10年以来最低点,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持平,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速度未来仍将继续回落。
消费工业给力 去年工业实现高增长
虽然经济危机的影响持续未退,但是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维持了较快增长。昨日发布的报告统计,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将从2005年的7.72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全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
这一高增长速度令人略感意外,为最终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下半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风暴席卷全国。数据显示,2010年高耗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1%(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增幅比2009年回落8.2%。工信部运行局副局长肖春泉介绍,2010年中国在大幅降低高耗能投资的情况下,实现工业高增长的原因是消费工业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和外贸出口持续回升。
国际流动性压力 企业成本陡增
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早已散去,但是对于中国工业而言,在人民币升值、资源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提速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11年的国际形势仍然暗流汹涌。昨日报告预测,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在11%左右。
“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增大。”肖春泉认为,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增强也对我国出口产品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