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方:误判形势应对乏术
近期,日本与俄罗斯围绕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领土争议升温。2月上旬,日本首相菅直人与外相前原诚司相继就北方四岛问题作出强硬表态。此后,俄方相继公布了在南千岛群岛地区加强军事力量、增加投资和扩大建设基础设施等决定。在前原诚司2月11日-12日访俄期间,俄方也对其表达了俄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对此,日本媒体普遍认为日俄关系形势严峻,甚至有评论认为双方关系已进入“严冬期”、“死胡同”,并担心日本陷入对华、对俄“两面作战”的局面。
有关专家认为,日俄近期以来围绕南千岛群岛领土争议的背后,有日本国内个别政治人物争夺影响力的背景,也有日方误判形势的因素。但是,目前日本国内正处于政治混乱、财政困难时期,无力对俄采取实质动作,其现实政策选择有限。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对俄外交的受挫,显示了目前日本外交的虚弱性。
着眼政绩加分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对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有较为强烈的民意基础。在苏联时期,双方曾在1956年达成协议,在苏联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之后,将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但此后由于形势变化,苏方不再延续这一立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和外交方针的改变,又曾经一度与日方接近达成“归还” 领土的协议,但后来双方的政局变化又使此事作罢。
苏联及俄罗斯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一直是日方对解决领土问题的重要“信心来源”。多年来,日本中央政府以及北海道地方政府始终未放松对“北方领土”问题的宣传。日本内阁和北海道政府分别设有“对策本部”,负责收集信息、开展宣传以及协调各部门对俄相关事务等工作。这些都使日本国内存在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的较强愿望。
而在这种民意背景下,“北方领土”问题也就不再仅是对俄外交问题,更成为一项国内政治议题。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日本国内政局正酝酿较大变化,由于现政权支持率快速下降,首相菅直人试图在对外政策上寻找突破口,提振长期低迷的支持率。同时,作为“下任首相”的强有力候选者,前原诚司也希望通过对俄外交争取政绩“得分”,这应当是两人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强硬表态的重要背景。
深陷被动局面
然而,菅直人与前原两人似乎并未为自己的言论准备足够的“配套”政策,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俄方可能作出的反应,这是日方目前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
进入2月以后,菅直人和前原诚司连续就与俄领土问题发表强硬讲话。菅直人称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去年11月“登岛”举动是“难以原谅的粗暴行为”。针对原四岛日本居民年事已高的现状,他还表示:“我已再次下决心要在大家身体仍然健康时解决问题。”前原诚司则表示:“将努力尽政治生命促使(领土)早日归还。”“这一问题不获解决,日本就不会走出‘战后’。”
但是,俄方对日本政界人士的表态给予强硬回应,不仅先后宣布要加强南千岛群岛驻军、增加投资和扩大建设基础设施,还在前原访俄期间在领土问题上进一步强调俄方的态度,并指责日方破坏双边气氛。俄方还将领土问题与双方未来可能协商的《日俄和平条约》挂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前原会谈时表示:“如果日本政府继续过激行为,俄日之间关于和平条约的协商将缺乏前途。”这些都使双方关系呈现紧张局面。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前原访俄不仅未能获得明显成果,还使双方关系处于紧张局面,导致日方陷入被动地位。《朝日新闻》认为,日俄关系局面“险恶”,可谓已进入“严冬期”。该报分析说:“对于日本而言,仅是应对不断崛起的中国,就已十分头疼,一旦日俄关系恶化,日本将极易陷入对中俄两国‘两面作战’的局面。” “但是,即使欲与俄罗斯发展战略关系,也会面临领土问题的掣肘,关系恶化的一面将更加引人关注。”该报引用日本外务省人士的言论称,日方更担心的是,俄罗斯近期行动可能是对日本能力的一种试探,一旦发现日本缺乏应对能力,今后俄罗斯还会在领土问题上采取更大动作。
政策选择有限
目前,日本国内政局不稳,财政困难加剧,可用的外交筹码并不多,面对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地区展示主权、加强防御以及开发地方经济等行动,日本的政策选择极为有限。
在政治方面,近年来日本政局持续不稳,政府主要领导人频繁更迭,若干重要外交政策屡屡变化,决策层为国内事务牵扯而无暇深入思考、筹划外交事务,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其外交能力。对于“北方领土”问题,日方目前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的政策,俄方也应当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在外交方面,日本原本就缺乏外交筹码,过去多以投资和援助等为条件对俄开展工作。但如今,随着形势的变化,在日本曾最为擅长的经济外交领域,其选择“余地”也正变得越来越狭小。如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开发方面,日本原本有可能以投资问题对俄“开价”。但在中韩两国积极开展对俄投资和经贸往来后,日方又出于竞争心理,担心中韩两国在俄罗斯投资中占得先机,因此无法拒绝俄方提供的投资机会。
在军事方面,一方面日本缺乏与俄方对抗的军事实力,目前财政状况也难以支撑与俄对抗;另一方面日本当前正在酝酿军事重心“西移”,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不符合目前日方的总体军事政策。因此,对于俄罗斯加强远东方向特别是南千岛群岛驻军等动作,日方很可能难以作出有效回应。
俄方:加强开发掌握主动
近来,俄日围绕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归属的争端愈演愈烈,各自态度都极为强硬。不管日方如何抗议和示*,俄方加大对南千岛群岛开发力度和强化军事存在的立场没有丝毫动摇。俄方在加强自主开发的同时,又着手引进其他国家投资合作,更是引起日方的不满。
多名高官先后登岛
俄罗斯政府对南千岛群岛的开发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从去年11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登岛视察后,这一问题一夜之间升温, 受梅德韦杰夫的委托,包括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地区发展部长巴萨尔金在内的俄政府多名高官先后登岛,视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
作为千岛群岛的一部分,南千岛群岛的发展规划被纳入2006年8月通过的《2007年至2015年俄罗斯联邦千岛群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规划分2007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5年两个阶段实施。
从第一阶段的实施情况看,俄政府已按计划拨款约90亿卢布,包括码头、医院、幼儿园等21个项目和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其中14个是2009年至2010年建成的。
该规划的主要执行部门是俄罗斯地区发展部。今年1月底2月初,地区发展部长巴萨尔金率团对国后岛进行工作访问。他指出今后南千岛群岛的开发有三个优先方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和通讯设施建设和改造),住房建设以及发展渔业综合体。为此,今后必须加强码头设施、机场和道路建设,开设更多的地热发电厂以及国有和私有渔产品加工厂;在公共领域,将修建医院和幼儿园满足民众需要。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会见俄国防部长和地区发展部长时说,南千岛群岛的发展不应局限于渔业和地热开发,那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从国内特别是周边国家引进资金,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增强居民“向心力”
专家认为,南千岛群岛及周边海疆不仅具备重大军事战略价值,还蕴藏着极大的经济价值。这一区域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探明有可观的金、银、铼等金属矿产资源,附近海域还可能存在油气资源。
正因如此,俄罗斯政府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对南千岛群岛的开发设想,《1994年至2005年俄联邦千岛群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文件。不过,由于南千岛群岛远离俄罗斯本土,孤悬海外,气候恶劣,地震频繁,加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资金投入不足,该规划规定的153个项目只落实了40个,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反,近年来,岛上渔业加工综合体的盈利率出现下降,居民收入下降,常住人口也开始减少。
俄罗斯远东问题专家贝尔格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客观而言,俄中央政府在很长时间内对南千岛群岛的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岛上部分居民心理上有一种“被抛弃感”,“有一些日本政客正是想利用这种心理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贝尔格尔说,梅德韦杰夫去年11月的登岛之举一来宣示俄对南千岛群岛拥有主权,二来显示联邦政府对南千岛群岛发展的重视,增强了当地居民的“向心力”,有效遏制了潜在的分离主义倾向。
俄地区发展部长巴萨尔金认为,最近两年,特别是自梅德韦杰夫视察南千岛群岛之后,当地居民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感觉到,国家关心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向这里投入资金支持,民众和企业界对此都充满了期待”。
拉日合作以退为进
近年来,俄政府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视为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频频出台各种发展规划。今年4月,俄政府拟出台《2025年前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千岛群岛的发展规划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罗斯的设想中,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国家是其重要的资金和技术提供者。因此,在南千岛群岛的开发问题上,梅德韦杰夫不止一次强调应该发展与日本的合作。不过,到目前为止,日本方面以事关主权为由拒绝合作。日方的鹰派认为,参与开发“无异于承认俄罗斯方面对北方领土拥有管辖权”。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之所以积极拉日本一起开发南千岛群岛,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如果日本答应合作,俄方可以借助日方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强化对岛屿的实际控制;如果日方拒绝合作,俄方也能赢得外交上的主动,将恶化领土争端局势的罪名扣到日本的头上。在这场外交博弈中,掌握实际控制权的俄罗斯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而日本除了抗议和以各种方式宣示其主权存在外,并没有太多筹码,其过于强硬的外交态度反而使局势陷入僵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