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媒:中国崛起对日本并非坏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1 08: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澳大利亚人报》2月17日文章】题:对日本来说 中国崛起并不完全是坏事(作者  里克·华莱士)

  本周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再次证实,中国经济超过了日本。

  日本去年第四季度的GDP环比下降0.3%,好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但仍然被中国赶超,中国则成了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去年第二季度的GDP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但此次是按年率计算中国的 GDP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日本经济总量约为5.5万亿美元,中国则超过5.8万亿美元。

  中国从孤立而贫穷的共产主义国家转变为新兴的全球大国。上述事件是这一辉煌崛起的重要转折点。

  不过,单纯比较GDP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日本的人均GDP仍然是中国的10倍多。在劳动生产率、受教育程度和能源效率等方面,日本仍然遥遥领先。

  中国存在的问题包括:房地产价格过热,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可能会在15年后步日本的后尘出现缩减。不过,人们普遍认为这些现象会逐渐调整,而且日本经济本身也存在严重弊端。

  日本GDP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缩水,比上一季度明显放缓。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停发购车补贴,同时开始征收新的烟草税。日本显然还在为日元坚挺的问题头痛,因为由此导致了出口利润降低。

  不过,尽管出现季度性缩减,但从全年来看,由于前三季度都实现了增长,日本GDP在2010年出现了3.9%的可观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则为10.3%)。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和日本央行本周都以出入意料的乐观态度谈到经济出现好转。

  与谢野馨说: “日本央行和政府都认为,日本经济看似停滞,其实即将出现好转。”不过,许多经济学家说,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受到了中国的拉动。



  澳大利亚经济由于向中国出售原材料而受益,日本则因为向日益富裕的中国人出售制成品而获得好处。有时这些商品恰恰是在中国制造的,因为企业支付的工资低于在日本的水平。

  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伊藤隆敏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在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方面,中国做得比日本出色。

  他说,中国远比日本更加积极主动地让学生接触国际文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反倒不太惧怕在拔尖的年轻学生当中挑选胜者,然后大力培养他们。

  “中国不太在乎收入分配或者身份地位的问题,所以使高级人才成了世界级的人力资本。”

  伊藤说,中国的影响目前发挥着有利作用,但他也对曰中互利关系发出了些警告,提到两国间令人忧虑的政治现状,以及日本听任国内制造业萎缩的风险。

  “落后于中国,也就意味着日本掌握了出口、进口和加强互动的良机。这是积极的,但也包含着政治风险。在海外销售旺盛的企业正在海外建厂,出现了掏空国内的局面。政府好像没有采取太多的措施加以制止。”

  伊藤认为,日本需要致力于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日本的大学必须加紧努力,培养能讲流利英语的毕业生,让他们在全球商务领域支撑局面。不过,伊藤认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实施国内改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0 13: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