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基亚微软“联姻” 专家大佬微博热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6: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尴尬处境下,站在“燃烧的平台”上的诺基亚终于厘清了继续发展的最新思路:结盟微软。诺基亚公司昨日(2月11日)宣布,将与微软公司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选用微软的Windows平台作为其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
  诺基亚放手一搏
  诺基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 埃洛普(Stephen Elop)称,对双方而言,合作的最佳时机无疑就是现在。他表示,通过此次契机,这两家业界巨头将得以共同创建一个“能挑战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埃洛普在伦敦告诉投资者:“现在是一个三马比赛。”
  事实上,埃洛普本周早些时候已作出诺基亚将寻求合作伙伴、共谋出路的暗示。2月9日,埃洛普致诺基亚员工的一封内部备忘录遭媒体曝光。埃洛普在备忘录中承认,在iPhone、Android等竞争对手面前,诺基亚是失败的、落后的。谈及公司当前的境况时,埃洛普表示,诺基亚如同站在一个“燃烧的平台”上,摆在眼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烧死,要么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大胆博一次。
  埃洛普在备忘录中暗示,诺基亚将放手一搏。“他(诺基亚)面对的不是通常情况,他所站立的平台已经着火。他成功跳入海中,并存活下来。”埃洛普称,这一极端的行为全系身后这个“燃烧的平台”所迫。这封备忘录被业界视为诺基亚全面转型的信号。埃洛普同时表示,将在2月11日公布新战略,以夺回市场份额。
  2月10日,知情人士透露,诺基亚正与微软就合作细节进行最后的谈判。正如外界所预料,2月11日,埃洛普亲自宣布了与微软“联姻”的消息。在报喜的同时,这位从微软空降诺基亚的“美国大兵”并未忘记报忧。“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两年过渡期,利润将处于重大不确定状态。”
  业内人士微博热议
  尽管外界此前已预计到“诺微”组合这一结果,诺基亚正式宣布这一决定还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不少业内专家、大佬纷纷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时间热议不断。
  悲观派
  王冉(易凯资本CEO):诺基亚同Android联姻是正路。
  祝志军(Techweb创始人):两个CEO为保住饭碗和颜面,总要折腾点事出来的。
  白鸦(支付宝首席产品体验规划师):对现状分析的那么清楚,却做了这么一个选择。这哥们(埃洛普)到底是微软派去的卧底,还是Google派去的卧底?抑或是外星人的卧底?反正是卧底。
  预言派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今天的生态系统没有空间容纳一个“不开放还要收钱的操作系统”。所以,微软干脆就别指望诺基亚之外的公司再用WP7,不如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和诺基亚一起定制一系列软件+硬件产品。凭着微软的技术+大企业影响力,加上诺基亚的设计+品牌,走iphone的路,放弃和Android打打不赢的仗。
  林正刚(思科中国前总裁):市场内隐藏了很多纵横交错的价值链,行业之间的壁垒,所谓懂行的就是要将这些“关系”看清楚,然后在里面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更理想的是有充分的视野看到重整价值链的机会,从一片红海里面找到蓝海的空间,创立新的盈利模式。
  托尼·布拉德利(PC World专栏作家):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除了给双方带来战略优势以外,还可以成为苹果的好消息,因为此次合作可以促使苹果与诺基亚解决双方之间就专利侵权产生的激烈法律纠纷。
  金错刀(中国企业家网主编):从公司逻辑角度看,诺基亚+微软是一种合理。从用户逻辑角度看,这不是一种最优。很多时候,是公司内部逻辑大于用户逻辑的。
  淡定派
  张朝阳(搜狐CEO):这对行业来说很重要。
  挖角派
  周鸿祎(奇虎360董事长):Nokia中国有技术人员愿意出来创业与我合作的统统欢迎。
  朱骏(九城CEO):(诺基亚)下一步就是裁员了。枝术人员想出来创业的或合作的,9基金统统欢迎并鼎诚赞助!
  艾丹·比金斯(谷歌人力资源部门人士):是否有任何诺基亚工程师需要工作?看这里(谷歌招聘主页)!
  阿里·贾斯基(惠普webOS工程师):我很担心在诺基亚工作的老朋友们的命运,加入惠普webOS团队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6:4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