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工增雪抗旱 本周四,中国数个产粮大省干旱多时的冬天终于迎来零星降雪,从政策制定者到各地打雪仗的孩子们对此都兴奋不已。
今冬的旱情已引发了包括联合国(UN)在内的一些方面对小麦收成的担心。中国总理温Jiabao周三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讨论粮食政策,随后宣布发放逾10亿美元的抗旱浇麦补贴和抗旱机具购置补贴。
但中国同时也在部署一种抗旱“银弹”:会增加自然降雪的大规模云种散播。
官方媒体报道称,周三晚间和周四清晨,中国空军在14.99万平方公里的空域播撒氧化银,以期在冷风来袭期间推动云团的形成。
由此产生的阵雪并不大,仅有几毫米降雪。
但自从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用类似方法驱散云团之后,中国气象部门似乎越来越喜爱这种技术。中国有3.7万余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参与人工影响天气计划,气象部门还设定了全年增雨目标。
云种散播的原理是推动湿空气转变为降雨,具体方法常常是向湿空气播撒碘化银晶体,以加速雨滴(或雪花,就像此次情况这样)的形成。官方媒体称,本周中国的云种散播工程动用了2197枚火箭和6448枚炮弹。
科学家们表示,人工增雨是否真的会增加降雨仍没有定论。但各方似乎仍愿意投入大量资源,对易干旱地区实施人工增雨,即使结果很有争议。
对于忙着庆祝今冬(连续108天无降水后)第一场雪的北京民众而言,论据似乎无可辩驳。对于中国领导人而言,此次降雪的时机也极其可心——温Jiabao讲话后立即来临。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持续缺水。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靠散播一些碘化银晶体可能是不够的。
译者/何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