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20日文章】题:在觥筹交错间显示美国的“巧实力”(作者戴维·伊格内修斯)
无法想像古代雅典人会盛情款待崛起的斯巴达。因此在你对美中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作出任何假想之前,想一下胡锦涛在白宫东厅随着赫尔比·汉考克的爵士乐挪动脚尖的情景吧。
国宴的社交旋风转瞬即逝,就如同装饰19日晚上每一处空间的花朵迅速凋零一般——这些花朵不仅装扮了餐桌,也被挂在了窗子和墙壁上。这场正装出席的盛宴透露出某种让美中关系为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战略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习惯,它是以频繁的会晤、周到的礼仪和投桃报李的互相尊重为基础的。
换一种说法,对胡锦涛的盛情接待就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谓的“巧实力”的一个范例。对于认为美国正在衰落的中国人(以及美国人)来说,这是一场唯有超级大国才能制作出的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表明美国实力得以继续的安民告示。
当奥巴马总统向胡锦涛祝酒时,他聪明地引用了“百年树人”这句中国成语。这正是美国自从1971年向中国开放以来一直在身体力行的事情。胡锦涛的访问应该遭遇到某些出现过早的看法,认为美国注定要与崛起的中国对抗。这样的看法也许最终会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预言一个更加繁荣和更加强大的中国将如何使用自己的实力。
如果说元首会晤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因为过去几个月来奥巴马政府试图表明,在金融危机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并不像中国想像的那样,如此脆弱和不知所措。
美国处理朝鲜问题的方式在向人们有力地提醒美国的实力。去年11月,美国不顾北京的抗议,向黄海派遣“乔治·华盛顿”号航母。 12月,一位美国官员说,奥巴马告诫中国,朝鲜的核项目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警告,表明美国准备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韩国在朝鲜炮轰平民后于12月举行军事演习,美国为此制定了战争应急计划。
这些信号显然引起了北京的注意,促使中国的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小但可喜的变化。在1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首次对朝鲜宣称的铀浓缩计划表示关切。
美国官员认为,在他们希望中国成为建设性伙伴的其他安全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联合声明重申北京支持对伊朗实施制裁。
此外,美国的强硬回击似乎争取到了中国在经济问题上一定程度的让步。最重要的让步是,中国承诺在“创新”合同中不偏袒国内公司,并为中国政府电脑购买正版软件。
当被问及如何总结元首会晤的成果时,奥巴马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作出了听起来平淡却十分恰当的描述。他说:“他们已经到了继续发展目前的伙伴关系的阶段。”对于那些似乎急于说服两国打一场新冷战的人来说,两国定期开展对话是最佳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