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东京新闻》1月13日报道】题:自卫队将常态监视中国潜艇
本报日前获悉,在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要加强戒备中国后,海上自卫队依照该大纲制定了新的对华战略。在新战略中,以东京、关岛和台湾这三个点形成的三角形海域被称作“TGT三角海域”(T、G、T分别为三个地区的首字母),海上自卫队将加强对该海域的警戒和监视。实现针对中国海军潜艇的常态监视是该战略的最大目标。
据海上自卫队官员透露,“TGT三角海域”涵盖日本商船从中东和东南亚运输物资至日本时所必经的海上航线,而针对三个点之一的关岛,美军正强化其作为军事基地的职能。
另一方面,这片海域地处中国海军的东海国防要冲第一岛链(九州、冲绳、台湾和菲律宾一线)和其试图突破的第二岛链(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和关岛一线)之间。日美两国和中国的利害关系在这里可谓错综复杂。
神出鬼没的潜艇是日美的警戒对象。新大纲指出“要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水下情报收集和警戒监视”。这事实上明确指出是针对中国潜艇。
中国目前保有的潜艇数量包括核潜艇在内共65艘,其中的12艘俄制“基洛”级潜艇因发动机噪音小而难以对其进行探测。
海上自卫队将综合利用军舰、飞机和新型潜艇确立常态监视机制,以此来对付在“TGT三角海域”活动的中国潜艇。
海上自卫队以往只在偶尔探测到潜艇踪迹后进行追踪,而现在将力争掌握所有突破第一岛链的潜艇的活动情况。
海上自卫队一般利用静音被动声呐来探测潜艇,而今后将使用“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探测潜艇位置”的主动声呐,以此来对付低噪音的“基洛”级潜艇。
新大纲提出要将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从16艘增至22艘。目前,海上自卫队已着手实施一些相关项目。
2010年,海上自卫队决定建造可搭载9架反潜直升机的大型护卫舰。2011年,海上自卫队将研制可探测到潜艇声音且性能更高的护卫舰用声呐系统。
《2011—201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提出,将增加部署1艘大型直升机航母型护卫舰以及10架新型P-1巡逻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