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分析称楼市严厉调控今年将继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1: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表:2011:楼市调控“四大焦点”新华社发。
2010年,中央政府3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
2011年,继续调控楼市,努力稳定房价,这是人民的心愿、政府的承诺。
新的一年,为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人士。
一问:
房价过快上涨得到遏制了吗
2010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从同比涨幅来看,年初一路飞扬,4月达到顶峰,涨幅达到12.8%。自4月份国务院调控措施出台后,涨幅逐步回落。从环比涨幅来看,有升有降,市场陷入观望。
在去年12月底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评价:“调控取得一定效果。”
根据权威部门对8个热点城市住房差别化信贷政策检查来看,近半年来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占比明显回落。
住房供应总体有所改善。2010年,全国城市住房供地计划近270万亩,实际供应比2009年增加约80%。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2010年全国保障房建设规模创历年之最,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说:“如果没有调控,2010年房价涨幅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夏斌认为,此轮调控并非短期打压房价的举措,而是纠正楼市扭曲发展的长期政策。
二问:
房价为何仍在高位波动
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一些地方高价地再度出现,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再现上涨苗头。
人们不禁要问,经过如此大力度的调控,房价为何居高不下?权威人士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房地产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
——房地产市场自身问题积重难返。供求失衡、投资比例过高、炒地炒房、住房保障滞后、房地产税制不健全等问题,不可能在政策出台短短几月得以解决。
——过分依靠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增收。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
——多年累积形成的流动性压力和民间投资选择较少。
——境外热钱流入也加大了房价上涨压力。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高房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反映: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大量人口向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集中,造成这些地区住房压力过大;现行的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引发“以地生财”问题;腐败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宏观调控政策执行力弱化;等等。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房地产问题是深刻的体制问题,需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综合考虑。”
三问:
遏制高房价将有何新举措
岁尾年初,高层频频释放出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的决心。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会议也传递出强烈信号:“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一系列新举措应运而生:土地招拍挂制度将得到完善。国土资源部表示,2011年推动土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等多目标管理转变。
房地产市场秩序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加大,《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2011年年中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要实现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的联网。
继续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限购等行政手段不放松。
房产税试点城市和开征时间表逐步明晰。据了解,上海、重庆为房产税试点城市。来自重庆“”的消息,重庆市政府确定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保障房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2011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社会广为关注的“问责制”将得到落实。姜伟新说:“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此外,针对深层次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2011年将制订并实施解决居民住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方案。 房价在调控中一路高涨:
2010.12.10
2010.12.11
2010.12.29
买房成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2010.12.08
2010.12.02
2010.11.12
2010.12.24
官方呼吁“先租后买”:
2010.12.26
2010.12.31
2011.01.04
2011.01.11
租房成本也越来越高:
2010.12.20
2010.12.31
2010.12.01
2010.12.18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欢迎您白鶴    XQQ登录非QQ登录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6:38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