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欧债美债危机不会大爆发 中国不应再买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9 09: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开始
  
  
欧债美债危机不会大爆发 中国不应再买单



2011-1-6 每日经济新闻


    我们不必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元地方债违约潮操心,欧美的经济情况正在持续好转。

    1月4日,美联储发表声明称,美国经济近期复苏有所加快,但仍面临下行风险。美国12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7.0,远超50的荣枯分水线;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国11月份工厂订单出人意料地上升0.7%,好于此前的预估下降0.1%,其中扣除运输的耐久财订单更是创下了八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2010年三季度前,美国消费保持2%的增长,从三季度开始,消费增长达到3%。令人瞩目的是,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年化总销量达到1253万辆。这是自2009年8月政府出台刺激销售政策以来的最高水平。

    让人头痛的是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美国失业率仍然维持在高位,但情况正在好转。1月5日,美国职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Christma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挑战者企业裁员月率下降34.0%,至3.2004万,年率下降29%,人数为2000年6月以来最低,全年企业裁员人数为1997年来最低。Challenger Gray&Christmas首席执行官John Challenger表示,因经济不景气而裁员的过程在2009年底结束,2009年下半年企业裁员人数大规模减少。

    再看美国的证券市场,1月5号美国道琼斯指数创两年以来收盘新高。事实上,无论是道琼斯指数还是纳斯达克指数,从2009年3月以来基本上处于震荡向上的走势。期间以苹果为代表的新生代科技股正在接力成为科技市场的龙头企业。

    无论是高盛、瑞银还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于2011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都充满了信心,GDP增长预测从3%到4.5%不等,均大大好于2010年。

    2010年下半年是美国经济的分水岭,美国经济不再是病夫状态,毫无疑问正在处于复苏的过程中,虽然可能非常缓慢。

    正因为经济数据好转明显,作为反向指标的克鲁格曼才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提醒美国人不要因为经济略有好转就沾沾自喜,要坚定地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不会轻易改变既定政策,表态只要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将坚持当前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不变。

    美国有什么理由改变既定政策呢?既然国内CPI如此之低,实行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有百利而无多少害。

    德国同样如此,笔者早就说过,从德国这个欧元区经济火车头的经济表现来看,算得上是金融危机下的奇迹。虽然2010年12月德国失业人口增加3000人,表现不如预期,但不要忘记,去年12月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全年经济增幅约3.7%,在全球经济疲软状态下,这样的经济增速是个奇迹。

    我们会继续听到欧美对于经济前景忧心忡忡,但不必过于在意。

    美国不停地翻拣出2兆亿的地方债务以及3兆亿市政债违约的可能性,以此抑制美元坚定而温和的上涨。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定期在市场上露面,这是压低欧元汇率的必须之举。

    美国市政债与欧债危机会不会真正爆发?答案是不会。

    刺破债券泡沫等于自杀。一旦美国国债无人问津或者市政债危机爆发,其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力绝不会弱于次贷危机,配置美债的所有金融机构无一能够幸免。政府债务逐层传递,击鼓传花还是回到美联储手中。

    目前让美联储头痛的是,由于风险偏好上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追逐风险,美国的债券市场可能由牛转熊并且推高利率,这是债务大国不可承受之重。从去年年末开始,美国债券收益率急剧上涨,美国30年期的债券收益率已经升至4.497%水平,比8月底的3.52%有了近28%的升幅。为了应付困境,美国必然使出双刃剑,一方面向市场昭求美元的信用,向全球投资者伸出橄榄枝,另一方面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继续将利率维持在低位。

    欧元区目前正在寻求新的国际化进程,并且通过紧缩政策建立统一的欧元区财政纪律。欧债危机是欧元区重塑财政纪律的过程。中国对此十分配合,购入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券,加大在欧洲的投资。象征性的债券购入不会长期影响全球汇率市场,美元指数上升趋势没有改变,但中国分散投资、注重实业的做法是明智而得体的。

    欧美大叫大嚷债务危机,中国也跟着大叫大嚷未尝不可,不过如果信以为真大肆买单,就太可笑了。必须认清,从经济数据看,现在已经是后危机时代,各方都在整肃纪律、布局产业,以争取先机,中国不应也不会例外。

注:昨晚在环球财经连线,芮成钢说这是阴谋论。
    不否认,其实是场阳谋。
    从2010年欧债危机开始就关注德国经济,两相对比,得出的结论。
    最近看FACEBOOK的发家史,美国的创新能力世界一流。
    从苹果看,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世界一流。
    中国,看内需能否世界一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17: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