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析核危机中的伊朗能源外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7 17: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伊朗能源外交的特点
1.其能源协定签订时机大多同外部压力呈现正相关变化,时机大多选择在外部压力最大的时候。
如:2006/6/20,中石化和伊朗在德黑兰签署正式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伊朗迦姆萨油气田,这距离联合国安理会1696号决议出台不足40天。
2. 能源外交明显层次性。 核心层:中国,印度,俄国。
因为A他们是安理会理事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主席国身份,在核问题上有相当发言权和影响力,且在战略利益上与美国有分歧,可成为抗衡西方的核制裁联盟。
B 中国,印度是能源消费大国,增长迅速的需求和国际原油的高价促使其积极在海外寻找拓展能源的进口渠道,丰富的尤其资源和较弱的竞争环境让伊朗成为他们在海外寻找油气田的重点。
第二层次:亚洲,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渴望与伊朗合作,但又迫于美国压力。
3.伊朗掌握能源外交的主动权。当签约双方都存在双面下注心理时,伊朗可根据签约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中表现的立场主动调整同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凭借经济杠杆获得外交主动权。(欧盟力主对其进行制裁时,伊朗总统警告西方当心他们脆弱的能源脐带)
4.伊朗能源外交趋于务实,其政治目标是A:让与伊朗存在能源关系的国家反对并牵制美国对其动武的可能;B:避免将其提交联合国,争取在原子能框架下解决核问题,避免经济制裁和联合军事打击的可能性;C:避免可能的安理会经济制裁对其能源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影响力
原因:伊朗在政治经济上仍然有求于这些大国,他们同欧美的外交斡旋和讨价还价为其赢得发展核实力的宝贵时间,且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与其签订协议本身就是对其经济的莫大支持。若伊朗对大国的反应过度,很可能丧失这些优势,将他们推向欧美阵营,伊朗正好落入美国圈套。
能源外交的宏观环境:
1.        国际原油市场不断走高,1998年出现石油价格和需求量同步增加变化,这加强了消费国在能源依存关系中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使得供应国在能源关系中占据主导权(委内瑞拉叫板美国,俄同乌克兰能源摩擦)。
其对伊朗的意义:A 高油价带来巨额的能源溢价,提高了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  B  加强消费国在能源依存关系中脆弱性和依赖性   C  国际市场油价同地缘政治的敏感的互推效应使其更为棘手。
2.        伊朗能源工业特点——因国际孤立造成竞争性不足让他成为能源争夺的新焦点。1979年“伊斯兰革命”和“使馆人质事件”使美伊断交,国内能源投资明显不足成为新兴国家投资的理想场所。
能源联系和国家利益等问题上交错联系使得俄,中等国在核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双重规制作用:一方面强烈反对美国用武力打击,另一方面反对伊朗开发核武器,强调和不扩散机制的严肃性。
前景扑朔迷离:
1.        制裁同盟本身困境。
美国:刚从伊战抽身,若为反扩散再次进行新的帝国征伐,后果很可能是加速其衰落和单击格局终结。故剥离能源联系及建立多变制裁同盟仍是其主要应对手段。
俄:最大变数,其和美的“新伟大博弈”。冷战后美国一直致力于压缩俄的战略空间,中东-外高加索-里海-中亚地区是其投资布局重点,通过阿,伊两场反恐反扩散战争和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催生的“颜色革命”,俄战略环境比冷战结束初期还要恶劣。若伊朗成功中计,美能将黑海地区的乌克兰和土耳其,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波斯湾的伊拉克和沙特,中亚的阿富汗和吉尔吉斯斯坦炼成一片,构建围堵俄更紧密纺线。
美“一石双鸟”做法:即一面侵蚀俄生存空间,一面要求其在核问题上出力,显然使得俄在权衡利弊后同伊朗接近。
2.中间国家的平衡游戏。关键不是支持哪方,而是在美伊间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既能得到能源收益,有能得到美国在其他方面补偿。有效方法是将安全与经济问题分开(印度做到极致:2005-9,凭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反对票得到美国的“核合作协定”;同时说服欧盟给斡旋赢得更多时间赢得伊信任)
三:即便核外交失败,安全激励仍将叙事伊朗采取强硬立场。浓缩铀研发和生产仍将是其严守的核政策底线,其背后孕育的是深刻的安全危机。通过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巧妙实现对伊朗保卫,而美国不断发出的战争威胁和在波斯湾增兵也在提醒伊只能依靠自己。作为敏感的军民两用技术,浓缩铀开发可保住自主生产核武器可能,在军力严重失衡时候威慑强敌,捍卫国家独立和尊严,从根本上缓解其安全困境。
能源外交的局限性,大国间利益矛盾和相互推诿只能使得现状持续化,永久化,如此,时间有利于伊朗在采取拥有制造核武器必须材料,技术和运载工具后,为防止引起地区动荡和激怒国际社会,并不轻易跨越门槛的“日本模式”。未来,美欧不得不面对与有核的伊朗相处的现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20: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