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沪市场暂未发现“山寨豆腐” 现有国标存监管盲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4 17: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武汉、南京等地曝出有不法工厂生产“人工合成豆腐”,并在市场上销售。这种“山寨豆腐”是怎样炮制的?食用后有无害处?上海豆制品市场是否流入?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厂家知情人士。

  外地曝光“山寨豆腐”

  日前,有报道说苏州一公司生产的豆腐在外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连云港地被假冒。工商部门在湖南、湖北等地查处时,发现的是人造合成豆腐,这种“山寨豆腐”的外包装上居然还贴了激光防伪标志,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南京一位食品行业知情人士说,如果把没有黄豆或者用很少的黄豆制作出的豆腐视为假豆腐的话,南京市场上肯定有。去年5月19日,连云港端掉生产豆腐的两个黑窝点。这两家豆腐作坊采用无商标的石膏、泡敌(一种添加剂)原料制作豆腐,一方面为了减少用料、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使豆腐增白。

  上海市工商局称,目前工商部门尚未在市场上发现人工合成豆腐。上海工商部门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此事,一旦发现有企业或者个人从事人工合成豆腐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将从严查处。上海豆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逸华说,目前协会有50多家豆制品生产企业,都是正规生产厂家,尚未发现有会员企业制作“人工合成豆腐”。

  “合成豆腐”久食有害

  据了解,“人工合成豆腐”是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和白色素搅拌沉淀制成。记者采访获悉,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类补充品,常应用于饮料、营养食品、发酵食品等食品行业中。变性淀粉是一种改性的可食用淀粉,而“白色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增白。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 “合成豆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问题。”一些正规豆腐生产厂商告诉记者,豆腐的最大营养就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合成豆腐中缺少了必要的蛋白质成分,自然也就丧失了豆腐本身的营养价值。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的曹工说,合成豆腐所采用的大豆分离蛋白,虽然可以人为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但“人工合成豆腐”弹性较差,气味很淡,甚至有化学药剂味道,如果里面含有大量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食品安全监管存盲点

  记者获悉,少数地方之所以出现“人工合成豆腐”,是因为近年大豆成本较高,有些不法生产商尤其是小作坊业主就动了“歪脑筋”。使用淀粉代替黄豆,成本可大幅降低。

  上海浦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陆效庆介绍,目前包括嫩豆腐、豆腐干等产品,所适用的生产标准都是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在目前的标准下,国家对传统工艺生产下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有明确规定。

  那么,“人工合成豆腐”究竟算不算豆腐?陆效庆坦言,因为有关方面并没有对豆腐这个宽泛的概念给出定义,故而难以判定。《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的适用前提必须是:经制浆工艺制成的豆制品。但如果是用其它工艺制成的豆制品,国家标准就缺乏约束力。“山寨豆腐”采用的工艺就不是“制浆工艺”,这种非传统工艺的豆腐生产,很可能就成为一个标准监管盲区。再者,如果“合成豆腐”所添加的相关添加剂属于合法添加范畴内,相关部门也就难以判定是不合格豆腐。

  不少市民对食品安全乱象深表担忧。一位退休教师对记者透露,以前外地市场上曾出现过一种“组合牛肉”———用机器把肉打碎,然后重新粘连组合,这种“牛肉”成本低、利润大,由于破坏了原有口感和外观纹理,给检测部门判断是否为纯牛肉带来困难,但因为“国家没有禁止生产销售”,监管者便对其束手无策。当“豆腐是不是大豆做的”都成了问题时,很多市民表示,基于消费安全考虑,暂时“吃不准”的问题食品首先就要纳入监管范围。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思涵)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3:3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