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人口多是让别人看不起的借口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5:2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韩国人撰文批评中国人素质低下,我们很是生气。而且有很多人认为素质低与人口众多有关。人口多是否能成为各种不良现象的借口呢?日本,韩国都不是什麽泱泱大国,但为什麽他们却反过头来每每耻笑我们呢?仅仅在那里骂他们狭隘或者变态并不会让我们进步的更快,倒是取它山之石,方可攻玉。

  先看看日本
  
  我们的街道纸屑随处可见,随地吐痰和一边吃瓜子一边随地吐皮的也大有人在,更不用说在你面前随时可能掏出烟抽得云里雾里的人了。我们自己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人太多,打扫不过来;人太多,素质就差。人多是理由吗?日本人口是中国的1/10,国土面积仅仅是中国的1/25。人均土地面积是我们国民的1/2,那样说来日本人口密度比我们要大很多了,应该更拥挤不堪,更脏乱差。但日本的干净却是举世闻名的。公用厕所里摆满了鲜花,白色的裤子鞋子穿一个月都不会蒙上灰尘。日本的干净一方面和每个公民的荣辱感有关,他们很小就培养危害公共卫生是可耻的意识,另一方面环卫工人几乎日夜不停的在街上清扫,从环卫工人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到日本人做什麽事情都要做到极致的精神。而我们呢?几天之前,连美丽的太湖也成为了历史,难道是有关人员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吗?不是,是人们都在混日子,能糊弄一天是一天,实在隐瞒不住了,再想更高超的办法掩盖或为自己推脱责任。可以想象,我们的孙子辈可能就不仅仅是抢购矿泉水的问题了,即使去抢购,也要带着防毒面罩。而且我们身边潜在着多少危险?吃的,用的,呼吸的,真的安全吗?大多数人不关心,关心的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透露,透露的人不说实话。



    我们的树木,山川,水源遭受的毁坏一言难尽,可以说我们已经远离了自然,即使想去看看明亮的星星,呼吸一下清新空气,都需要开车数里到很远的郊外去。有人同样如此解释:我们人多,要住房,要建路搭桥,当然会砍掉树,断掉河,炸开山了。但日本很小,资源又紧缺,居住面积也小,那应该滥砍滥伐更严重,但他的森林覆盖率却达到3/4,为了保护自己的树木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一次性筷子。而我们滥砍滥伐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森林,河流,陆地都被我们改造了一遍又一遍!真正实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理想。如此下去,濒临灭亡的何止是葛玉修先生呼吁的中华对角羚?呼吁的人没足够的能力,有那个能力的人不作为,作为的人也是杯水车薪。

  
  我们有很多人买不起房,住不起房。很多学者也归结为人口多房子少。但日本空间比我们还要紧张,居住房也很小巧,摆设相应都很精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重要官员也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住超出寻常的房子。而我们则两极分化,房子多得数不过来的大有人在;而望房兴叹的人也比比皆是。

  有人说我们人太多了,所以穷。日本比我们富有,人口是我们的1/10,但人均GPD比我们高25倍,但他们绝不浪费一粒粮食,我们则常让人费解,我们虽然穷,但穷得很奇怪,请客摆席一桌桌的,剩下很多倒掉;虽然穷,但很多办公大楼盖得富丽堂皇;虽然穷,有些留学国外的中国孩子住比当地孩子高级很多的别墅,不屑于打小时工赚生活费,反而开名车,穿名牌招摇过市。如果说穷是素质低的根源,这些孩子应该富有了吧?但在国外几乎人人都热衷的公益活动,从来不参加的正是这些人。

  怎是一个“穷”字了得?  

  说完日本,再看看韩国------

  一提到韩国我们立即就会联想到那个民族。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使他的民族精神表现到了极致。其实韩国的很多思想精髓来自儒家,而儒家思想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儒家思想现在不是在中国却在韩国发扬光大了。当我们吵着要废除中医的时候,韩国却仅仅凭一部《大长今》提出要把“韩医”申请为世界遗产。

  那到底是什麽让同为亚洲国家的在我们眼里仅仅是小小的日本和韩国每每微词中国人呢?

  更奇怪的是虽然韩国根本不掩饰对日本的敌意,几乎做到恨乌及屋,彻底拒绝日货,但截至目前,日本却仅仅向韩国正式表示了歉意。而对我们的慰安妇事件置之不理。

  难道仅仅是经济的原因吗?那美国够强大了吧?美国国会举行慰安妇听证会要求日本道歉,日本道歉了吗?不但没有,反而态度更强硬。看来经济落后并不尽然是原因。

  其实是我们自愿抛弃了自己的历史,扔掉了民族的精髓,才让别人不放在眼里。没有凝聚力和一盘散沙的民族才会让人看不起。道德的沦丧,是非的颠倒,信仰的缺失,黑白的混淆,这些才会让别人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

  韩国人为什麽会堂而皇之提出中医是起源于韩国呢?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没有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即使他提出来中国也不会有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中国也不会因此对韩国这一不明举措表示“遗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05:0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