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华文化圈为何不愿生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4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圈地区的生育率(每个妇女生育孩子数)都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要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生育率倒数前4位的都是中华文化圈的地区:澳门(0.84)、香港(0.94)、台湾(2005年1.1)、韩国(2005年1.08)。依照文化圈来划分的话,中华文化圈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的。
  
  与中华文化圈相关的泰国2005年生育率只有1.64。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华人的生育率比其他民族要低。马来西亚华人在二战前一度超过全国人口的40%,1960年代还占33%,然而现在只占全国人口25%,2000年到2004年华人生育率2.3,而马来人生育率却高达3.5。如果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生育率保持现有水平的话,到了2020年,华人的人口比例将会减少到20%以下,到了2100年,华人人口比例有可能只占5.5%。华人社团提出:“1个不够,2个太少,3个差不多,4个刚刚好,5个更加好,6个最美妙”,但是仍然难阻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新加坡全国生育率只有1.2左右,华人的生育率比马来人低了一半,虽然目前华人比例高达70%以上,但照这种趋势下去,华人成为少数民族只是迟早的事情。
  
  海外华人生育1、2个为多(近年出国到北美的华人中只愿意生育一个的比例在增加),生3个的少见,生4个的非常罕见,没有小孩的丁克夫妇比例不断增加。而白人生育7个、拉美裔生育9个倒是看到好几个家庭,还看到一个从索马里来的难民生育13个。要没有中国人目前每年的大量外移,“海外华人”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海外华人家庭收入比本地人要高,一方面是精明的华人选择的职业比较热门,更重要原因是华人妇女劳动参入率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妇女花费在上班的时间多,当然家庭收入高。但是却导致华人生育率低下。美国白人妇女在接受完教育(甚至拿到博士学位)后,很多选择在家带孩子,等孩子长大后再上班。而华人要是拿到学位而不上班,会被同胞看不起,也会被国内的亲朋嘲笑,父母也感到脸上无光。因为父母判断女儿是否培养成功的标准是是否挣高工资。
  
  韩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59.4%)的韩国上班族坚决表示,即使政府和公司给予优惠补贴,也绝对不要生孩子;回答“如果有政府和公司的补贴,会考虑生孩子”的40.6%的人指出,需要制定教育(55%)、医疗优惠(14.8%)、减免税金(1.9%)等相关生育支援对策。不要孩子的原因有:养育费远高于补贴(46.6%)、补贴太少而感受不到(29%)等。
  
  因为社会生育率越低,养孩子成本越高,人们越不愿生孩子。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不用十年,韩国人就得在养老问题上吃尽苦头。韩国汉城大学社会学教授殷基洙说:“除非能把人口问题处理好,否则,韩国社会将会在20至30年内崩溃。”低出生率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缺乏必要的新生劳动力等社会问题。为此,韩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韩国政府已决定向生育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提供补贴,并拟向不生育的夫妇和婚龄内的单身男女征税。

  
  韩国朋友说他们很爱国,说前几年韩国经济危机时,不少人连金首饰都给国家以渡过危机,在抗议日本历史教科书,制定自己历史教科书上也比中国积极。我说那只是低层次爱国,你们国家和民族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减少,超低生育率很容易导致民族萎缩的,真正爱国就得提高生育率,即使在教科书上将全世界都说成是你们的,最多只能说明你们祖上的荣耀。你愿意再生育两个孩子吗?他们说不行,一个就够了,养育小孩代价太大了。浅层的爱国容易,深层的爱国难!
  
  中华生育文化曾经是世界上最为顽强的生育文化,那么现在中华文化圈的生育率为什么反而是全球最低?
  
  生育文化往往依附于宗教。西方是上帝崇拜,中国是祖宗崇拜。现在中华文化圈比较滑稽的是,教堂比宗庙、祠堂多;信上帝是宗教自由,是时髦,为什么信祖宗就不能自由?反而是思想落后了?
    
  中华文化圈普遍有 “孟母情结”,使得养育成本偏高,过度注重对子女的培养与教育,为孩子买钢琴、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孩子和家长都累,额外抬高养育成本(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将孩子当“精英”培养,但往往不能培养成精英(独生子女在性格上就难以成为领袖型精英)。美国一些地区的房价就是被华人“择校”而抬高的。富不过三代,贵不过五代。这种只顾儿女辈而不顾孙辈的作法使华人孩子多了几个西屋奖,但却是以减少华裔人口为代价,以减少华人今后选票和群体政治地位为代价。
    
  文化的差异还反映在对待单身母亲上面。单身在美国不意味着不生育,美国2004年的资料显示:美国有35%左右孩子是单身母亲生育的,因此单身在美国不意味着不生育,而在中华文化圈却不一样。
  
  虽然现代经济制度对西方的生育文化也有打击,但是毕竟这个制度的建立是与其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的生育文化并不完全是依赖于家庭模式,而是也依赖于宗教。西方的生育文化的“利”是家庭,但是“精神动力”却是来自宗教,除了生孩子有利可图外,还是因为《圣经》和《古兰经》指导他们如此。穆斯林国家的生育率高,主要原因就是《古兰经》的力量。就是说西方的宗教文化是将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一个篮子鸡蛋摔坏了,还有另外一个篮子鸡蛋。
  
  而中华文化圈的生育文化的“利”在家庭,“精神动力”也在家庭(为了祖宗而繁衍后代),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工业化破坏了家庭结构,将所有的鸡蛋都打碎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6:01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