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劫匪强盗和中国古代北方游牧侵略者的相同性对比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0:3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此说明游牧侵略者(以下简称“游牧鞑”),泛指中国古代北方边境的入侵者

供大家参考,劫匪和游牧鞑有可比性么?欢迎讨论

中国古代来自北方的游牧侵略者扮演的社会角色,有点像现代社会的劫匪角色,它们本质有极大的相同性


1.劫匪为了掩人耳目和逃避打击,经常更换住所;游牧鞑有逐水草而居习性。它们都有“踪迹难觅”的特点

2.劫匪经常变换作案地点,往往都是瞧准哪安保松懈,伺机作案;游牧鞑虏掠地点也不确定,看准了中国防备松弛或是政治衰弱时,就会侵入掠夺资财。它们都具有“趁虚而入”的特点

3.劫匪往往都是学历不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游牧鞑尚处原始或奴隶社会,没有礼仪,有的没有文字,更无典籍,文化尚处野蛮蒙昧时期。它们都具有“野蛮愚昧”的特点。(当然现在也有高科技犯罪,就像游牧鞑也有过耶律楚材等这样的人才)

4.劫匪作案时手段毒辣,比如时有杀害受害人;游牧鞑更是惨无人道,每掠夺一处,必将人口杀害大半,财物尽数劫掠,甚至有屠城,游牧鞑以杀人为乐。它们都有“暴戾残忍”的特点,它们的罪行罄竹难书。

5.劫匪没有一技之长,除了偷盗没有可以养活自己的本事,以偷盗为生;游牧鞑从来不懂劳作耕种,不会自食其力,靠南下掠夺财物人口,满足生存需要。它们的特点是以“掠夺为生”

6.劫匪一旦偷盗得手,便会立刻挥霍所得,花完了,再偷再抢就行了;游牧鞑每每掠夺后,纵情享乐,生活糜烂,一旦劫掠之物享受殆尽,继续挥虎狼之师南下掠夺财物。它们都有着贪婪的“寄生虫”般的特点

7.劫匪作案一次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作案后的所得(例如成功打劫一次运钞车,付出成本不外乎购买枪支刀具和交通等的费用,而所得钱财却是百万千万);游牧鞑劫掠成性,这样做必然得利远大于其付出(比如南下抢劫一次,付出的仅是马匹和一些人员的伤亡,而掳掠得到的人口财物牲畜的远超其付出,史籍所载的有关所掠夺财物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做赔本的买卖,永远受益

综上,我们可以认识到劫匪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的犯罪行为是社会稳定的顽疾;游牧鞑侵略造成的是生灵涂炭,破坏文明,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是人类文鹘胶头⒄沟耐缂病?br>
所以,游牧鞑在人类历史所扮演的就是对文明社会的偷盗的盗贼和寄生虫的角色

中国古代对游牧鞑的处境,就像警察对劫匪一样。中国消灭不了游牧鞑,正像警察不能消灭全部劫匪、不能消灭犯罪一样。中国对游牧鞑的反侵略获得暂时性的和平之机,就像警察破了一个案子,有暂时的放松机会,而不安定因素都在继续“等待”着他们。


再来对比一下警察和古代中国(以下简称中国)或是其北方边境的防务,两者间在对待“死对头”——劫匪和游牧鞑,也有共同点:

1.警察数量大大超过劫匪数;同样中国军民人口也远超北方游牧鞑


2.警察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中国劳动人口都过着定居的生活,而戍边将士也都要固守一处的城郭

3.国家需要大量预算去维持警察队伍,警察需要大量费用去维持社会安全稳定;中国需要支付金钱去维持各地军队,尤其对北方环境恶劣,需要付出很大财物,不免国家财政吃紧。两者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维持日常的戒备,长年累月,不免为此花费大量成本。

4.警察的平均学历和文化高于劫匪;中国素有称“礼仪之邦”,其戍边军民的文化程度肯定高于游牧鞑

5.警察的破案需要大量花费,而追回的财物可能没有或是部分(已被犯罪分子挥霍);中国军民成功抵御一次游牧鞑的侵略付出人力财力很大,而得到只是暂时性的和平而已。两者共同之处是付出的成本远高于所得,其实都在赔本

6.一般都是有了案子的发生,警察才要破案,警察执法行为是处于被动的;而中国军民是也是处于守势,也是被动的。

7.警察的武器装备强于劫匪,中国军民在刀剑和箭弩的材质也超过游牧鞑,无奈两者的"对头"都有“踪迹难觅”和习惯“趁虚而入”的特点,防不胜防。比如,即使在警察严打期间依然有劫匪犯罪,警察还是不能把匪徒打绝,就像中国强盛时,对游牧鞑的反侵略依然不能彻底消灭游牧鞑一样。

综上,无论是警察还是古代中国的军民,均需要大量的成本去维持相对安稳的社会环境,付出的很多而面对各自的“对头”依然处于被动的守势。尤其像古代中国军民付出很多,而收效很小或没有,不免的造成国势衰微,也注定了游牧鞑可凭一时野蛮而奴役中国人民。正如就像劫匪可凭一时侥幸,而终究难逃脱法律的制裁一样,游牧鞑虽凭野蛮一度度祸害中国,但终究会要失败的,所谓一时之胜在于力,千秋之胜在于理。汉人自强不息的品质注定中国不会灭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5 04:0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