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满族人为何要编修四库全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0:3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乾隆三十八年,满清下令设立“四库”(经史子集)全书馆,聘任了著名学者纪昀(任总篡改官),陆锡熊,庄存与,邵晋涵(编校史部),戴震(编校经部),王念孙等人参与校篡,历时15年,基本把历代汉民族的书籍按照满族人的要求篡改完毕。总计存书(即被满族认定为合格著作正式入库)3457部,79070卷,存目(被认为不合格的著作,只留存书名,或付之一炬)6766部,93556卷。书成后篡写四部藏于文渊阁(宫中文华殿后),文源阁(圆明园)内,文津阁(热河承德行宫),同时又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供读书人阅览抄录。对于这样一部藏书,满族人狡辩说是乾隆的德政,对汉族古书的校定。但其实这部“钦定四库全书”是对汉民族文化的摧残的产物,是闭塞中国人思想的产物,是与满族人搞的文字狱并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满清康,雍,乾,时代文字针对汉人的文字狱连续发生,甚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也被视为“反满”作者遭到捕杀。至于大的文字狱,死者被刨棺戮尸,子女,学生被杀,家属发往边疆作奴,三代中一代比一代利害,有的还牵连到参校人,买书人,卖书人,刻字人,某些地方官吏。死去的汉人真是不知凡几,毁去的书籍不计其数,造成了无数中国优秀文化的失传。满族人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一次一次的杀戮,康,雍 ,乾隆,还觉得达不到严酷的满族文化独*目的,于是又开始大规模的禁书,毁书,烧书。籍以禁锢汉人的思想,编修(四库全书)就是其手段之一。

编修开始,也即查办禁书开始,乾隆三十九年,遍贴晓喻,命令交出满族人不喜书籍,经纪昀等校检后,再由乾隆亲阅,然后存目销毁。据记载,由乾隆三十九年至乾隆四十七年,共毁书24次,538种,13862部。那么何为“违碍”呢

第一:明末人著的反满抗清书籍,有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的作品,也有讴歌抗满战争中汉民族英雄的书籍,比如民族英雄史可法,杨涟。反是有关汉人英雄的作品都遭到了满族人疯狂禁毁。

第二:记录有满族人入关后屠城掠地等滔天罪行的书籍。

第三:汉人前朝书籍斥金,斥元的篇章,词句。

第四:古书中的夷,狄,虏等对异民族蔑称的书籍。

第五:讴歌前朝汉人骨气的书籍。
乾隆还多次颁喻说明了具体的篡改方法,凡有关君臣名分,华夷大义处,一字一句都不能有差错,按照这样的篡改原则,满族人便对汉民族书籍进行了疯狂篡改,对汉民族进行了诋毁,并使大量著作失去了原本的面貌。略举几例如下:

(1)

汉人旧抄本

金贼以我疆场之臣无状,斥堠不明,遂豚突河北,蛇结河东。

满族篡改之四库本

金人扰我疆场,边臣斥堠不明,遂长驱河北,盘结河东。

(2)

汉人旧抄本

取故相家孙女姐妹,敷马上而去,执侍帐中,远近胆落,不暇寒心。

满族篡改之四库本

故相家皆携老襁幼,弃其籍而去,焚掠之余,远近胆落。

(3)

汉人旧抄本

虎中国之衣冠,复夷狄之态度。

满族篡改之四库本

遂其报复之心,肆其凌辱之志。

正是作了如上的对照之后,鲁迅说:乾隆篡改的(四库全书),是满族人吹捧的一代伟业,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汉人书籍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颇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人里,也曾经有过很有骨气的人,倘不和(四库本)对读,永远无法知道里面的阴谋。

(四库全书)不但篡改了许多典籍,还禁毁了许多中国人民的无价之宝,“入库”的远比“存目”的少,至于连目都不存的,更不知有多少了。

至此,编修(四库全书)究竟是“德政”还是“劣政”,便十分清楚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2 17: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