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解决能源问题更需要哲学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22: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决能源问题更需要哲学思维
------------------------------------------
  《世界经济与政治》第7期刊登国际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沈骥如的文章说,在今后二三十年能源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中国到海外找油是一种不得已的“救急”措施,因此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在海外找油的同时,应把更大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国内实施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上,即大规模地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氢能,进行一场告别矿石能源的“能源革命”。

  文章说,如今氢能源技术已经接近成熟的最终解决方案,但有人以成本高、不安全为理由予以贬低。试问,哪个新技术在开发之初就是十全十美又价格低廉的?不能不说,类似的反对意见是拘泥于传统经验或部门利益的狭隘、保守思想。又如,油电双燃料汽车是国外的一种过渡性解决方案,花的钱很多,而使用氢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是交通工具的最终解决方案,开发经费不见得比双燃料汽车多。中国本应把力量集中在开发后者,但现在两种汽车都在研发,分散了有限的财力。这表明,我们缺乏进行战略决断的判断力和决心。
  聪明人也会犯错误,但聪明人更会改正错误。爱因斯坦在1932年曾经断言:“没有任何一丝迹象表明人类可以获得核能量,因这意味着原子将被随意切割。”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他得知德国在研究核武器时,曾两次上书罗斯福总统,力主发展核武器。罗斯福总统采纳了他的意见,投入了巨额资金,研究“切割”原子的方法,人类终于掌握了核能。爱因斯坦修正自己错误的决心,与其说是来自于技术,不如说是来自他对人类命运关怀的哲学。
  掌握了哲学的聪明人,更能做出跨越式的战略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征求钱学森的意见:是先发展飞机,还是先发展火箭。钱学森做出了一个与常人不同的判断:先发展火箭。理由是飞机需要耐久性和零件互换,对批量制造技术和材料的要求很高。而火箭是一次性使用,对中国的工业来说,困难相对少些。而国际环境更需要中国发展火箭而不是飞机。这是一个建立在对技术、工业基础和国际政治综合分析基础上的哲学判断。
  解决能源问题不仅需要政策、技术和资金,还更需要爱因斯坦和钱学森式的哲学思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17: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