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海角逐宜顺势而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00: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拥有惊人的油气资源。据不完全勘探资料,石油储量为240亿吨,仅次于中东,另有专家估计石油储量可能达到600亿吨。当地油田伴生天然气,蕴藏量也相当巨大。南沙海底还有锰、钛铁、镍、钴、铜等富矿,都是战略级矿藏。
  南沙海域是太平洋通向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西方国家70%的战略物资运输经由此地;中国通往世界的40多条海上航线,南沙海域是其中30多条的必经要道。基于此,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笔者曾在上期撰文谈论南海局势之形成以及中国面临之复杂局面,现继续探讨中国如何另辟蹊径。
  太平岛战略地位重要
  南海广袤的海域中存在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四个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由中国大陆占领,东沙群岛则由台湾占领。南沙群岛情况最为复杂,台湾占领主岛太平岛,中国大陆占领永暑礁、华阳礁、渚碧礁、东门礁、赤瓜礁、南薰礁、美济礁七个礁盘,其余岛礁则由南沙周边国家占领。其中,越南所占岛礁最多,达到了29个,分布面积也最广。
  领土争端中,一般国际上评价主权归属的标准有几条:谁最早发现,谁最早经营开发,谁得以长期行使排他性的管辖权。从这几条来衡量,中国关于本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主张最为有理。
  南海主岛面积较大,拥有淡水资源,在南沙群岛中是唯一适于人群长年居住的岛屿。1939年,日军攻占主岛,赶走法国人,派陆战队、气象情报组驻守,1944年又在岛上修建了潜艇基地。二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派太平号军舰收复南沙群岛,将主岛取名太平岛;1956年台湾又派军队开赴南沙,驱离登岛开采磷矿的菲律宾军民并据守至今。太平岛原来由台湾海军陆战队长期驻守,后由海巡署辖下的海巡队员接防,如同警察,作战力远逊于前。太平岛在行政隶属上由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管辖。以主岛管辖权状况而论,南沙群岛主权属中国无疑。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中国大陆则由国务院于2007年11月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县级市),管辖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及周围海洋。三沙市政府位于西沙群岛主岛(南海海域面积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岛上居民260余人。南海守备部队由海军担任,官兵军装胸前绣国旗,这样的军装在全国绝无仅有。
  至于越南,也不甘落后,于2007年底在南沙群岛南威岛(改名长沙岛)建成了跑道为600米长的机场,并在此设立了长沙县政府,作为管辖南沙越占各岛礁的行政机构。河内鼓励民众从本土往南沙移民,并且投入1100亿越盾在南沙建设民用设施。
  当年李登辉为促进台湾同东盟国家“实质性外交”,指示太平岛陆战队撤回台湾,改派作战能力远逊于陆战队的海巡署警察驻守,直到现在。河内趁着同美国快速修复双边关系的机会,最近声称拥有南沙完全的主权。2010年初越南又增派数百名最精锐的陆战队员,派遣排水量2500吨的HQ936舰在海上行驶了两天,把他们送到南沙琼礁,驻守各岛礁。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讯。
  过去10年,越南投入巨资,在沿海地区修建了多处海、空军基地,驻扎新锐舰艇和苏系列战机。这些战机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足以覆盖南沙海域。近年又用从南海开采油气赚得的巨额外汇,向俄罗斯订购了大批新锐武器装备,包括为数众多的苏系列战机、新型潜艇、舰船、反舰导弹等,都是用于海战的利器。
  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北端,东西长约1360 米,南北宽约350米,海拔平均3.8米,扼守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及巴林塘海峡的入口。岛上建有机场、码头、防御工事等,平时可以为开采油气、捕鱼等作业提供后勤补给,战时可作为舰艇、战机的母港,战略地位重要。
  国际关系史上,岂有一个国家声称拥有并且准备行使一个群岛的完全主权,却不占有该群岛主岛的道理?不占有太平岛,则迟早有丧失在南沙既得地盘之虞,河内深谙此道。
  越军作战原则向来是直取敌军要害,毕其功于一役。1975年3月10日,河内挥师进攻南越,迭克重镇,4月30日即占领西贡;1978年12月25日,越军进攻柬埔寨,次年1月7日即攻占金边,1月12日就占领了柬埔寨全境主要城市及交通要道。
  如果河内不打算在南海有大动作,又何必花费巨资从俄罗斯购买海战利器呢?既然要用,自然“柿子拣软的捏”,争取首战告捷,以免在国际上引起逆向连锁反应。况且,攻下太平岛,对河内益处多多:
  一是太平岛地形难守易攻,海巡署警察恐怕经受不住越军陆战队的打击,短期内即可解决问题。
  二是越军经此一战可在各方面收到效益。越方占领太平岛以后,可扩建岛上机场,供苏系列战机起降,以牢牢掌握南海制空权;可扩建岛上原有的潜艇基地以争夺制海权;还可利用南海唯一的淡水资源,降低据守南沙群岛的成本,以利持久。
  三是越军占领南沙主岛并有效实施管辖权以后,对于其声称并决意行使的南沙的完全主权,在法理依据上予以强化。
  四是台湾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即使越军袭取,台北也孤掌难鸣,无处告状。
  基于此,越军进攻太平岛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笔者在此为台北借箸代谋:台北宜趁时犹未晚,尽速将陆战队调回太平岛为妥,如今海巡署警察岂是强悍越军的对手?假如迟至明、后年才调回陆战队,越方可能提出强烈抗议,甚至诉诸反制行动,不能不防。届时台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悔莫及。何况,将陆战队调回太平岛的行动,本身就是考验河内是否打算染指太平岛的试金石。一旦真的起了战事,即使外援必至,也要守住太平岛。守得越久,就越有挫败进犯之敌、等待外援抵达并且扩张战果的希望。
  只宜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
  南沙群岛距离中国大陆遥远,即以位于最北端的太平等岛礁而言,距海南省榆林市、西沙群岛永兴岛也分别远达1200公里、760公里。中国海军从未在远离中国大陆1200公里处举行过军事演习,更别说在那么远处进行过诸军种联合作战了。1988年中、越在赤瓜礁海域的交战,严格说来,不是一场现代海战。
  海战与陆战不同,一个舰队远征,不是战胜凯旋而归,就是片帆不返,亦即要么全胜要么惨败。倘若在南海海域,强敌终于出现,中国必然面对“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的窘境。
  如今美国已作出明确的政策宣示。一旦冲突爆发,北京就不能排除强敌介入的可能性。可以预料,只要中国发动进攻,美国就可能应南海周边国家之请参战。对美国来说,实行干涉的“大气候”业已形成,只等“小气候”的出现了。
  时至今日,中国只宜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至于具体擘划,又分全局和局部两个战略层面。
  所谓全局,讲到底就是美国的立场。过去30年,美国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微妙变化。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立场是不介入南海争端;进入90年代,美国表示希望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至于美国将以何种方式对非和平方式作出反应,则是三缄其口,这个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威慑;2010年7月,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指称南海主权争议涉及“美国国家利益”,这标志着美国立场又发生了不利于中国的变化。
  据析,美国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调整了立场,近因是东盟国家对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担心以及美国忧虑中国日后干扰其海军在国际水域的活动,远因则源自美国对中国累年综合国力剧增,呈现骎骎乎直追美国的势头的隐忧。目前中美两国对峙已从黄海波及南海,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而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博弈尚处于酝酿阶段,接下来可能还有续篇。南海主权归属,仅是个说法,讲到底,对中国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究竟如何对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力的问题。
  中国在没有“搞掂”美国的情况下,在南海不宜急切行事。实际上,无论南沙蕴藏有多么丰富的石油、矿产,主权归属何国,同美国都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美国在南海的短程目标当是南沙周边公海的航行自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就南海问题讲话时强调,公海航行自由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由此可以理解美国在南海最关注的是什么。
  基于此,一旦美国确认中国既无意愿亦无能力挑战它在亚太地区的既定地位,美国军舰在南沙周边公海航行自由获得确保,又通过优先投标采油获得比从越南那里得到的更多的商业利益,中美南海争议自有解决之途径。目前仅越南、马来西亚能从南海油气资源获利,中国即使大幅让利给美国公司,讲到底,也无非是慷这两个国家之慨罢了。
  “一加一大于二”之策
  接下来,谈谈局部层面的擘划。对此,又分下面几个层次。
  其一,如笔者在本刊上期所述,南海主权归属已成为一个多边化、国际化的问题,这是既成事实。因此,最重要的不在于驳斥多边化的说法,而在于以实际行动对多边化实行反制。
  所谓多边化,指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采取针对中国的一致行动,并且招进若干强国与中国抗衡。迄今中国尚未有力地挤进南沙群岛。下阶段,北京在采取应变措施之前,理应先孤立越南,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以签订文件或达成默契等方式,承认一些既成事实,姑安其心。这些国家无论同中方还是同越方做邻居,实质上是一回事。
  一旦周边国家态度发生了变化,所谓多边化的图谋就会出现大裂缝,基础开始动摇了。接下来,北京不妨采取“任你多边来,我只一路去”的做法,在越方启衅的情况下,仅对越方予以打击,而不牵连其他国家。这样,军事冲突仅涉及中、越两国,而南海广袤的海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在冲突中“谨守分际”提供了借口,各国可能作壁上观。可以认为,冲突乍起,就为多边化变成双边化提供了契机。
  其二,对付越南,大陆、台湾在南海宜在军事上进行合作。双边合作的原则是主权共享,利益均沾;方针是衅由彼开,顺势而为。
  双边合作存在前提,即在南海攻守问题上,两岸既在政治、法理上势所必救,在军事角度上又有可以互补之处。
  首先,太平岛距离高雄近1600公里,超出台湾战机有效作战半径之外,而台湾军舰在战争爆发后给予增援至少耗时6天,驰援不及。简言之,台湾军方在危机阶段不足以对该岛驻军给予支撑。太平岛距西沙永兴岛仅760公里,远较距高雄为近。何况,永兴岛上海、空军设施齐全,机场跑道长2000米,可供苏系列战机起降,军舰、战机就近支援太平岛更为可行。当然,假如太平岛驻军能够坚守,岛上机场又可用于南海制空权,则对于战局胜负关系匪浅。
  其次,如果衅由彼开,两岸师出有名,以维护南沙海域现状、保护重要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的名义,重拳出击,当可消除强敌介入的忧虑,并且战后南沙群岛军事态势必然丕变,主权归属问题迟早会迎刃而解。此外,此战可迅速改善两岸民众彼此观感,强化统一对台湾民众的感召力。
  既然衅由彼开,则两岸在力挫越军以后应顺势而为,索性将其所占岛礁一扫而光,作为对侵略者的惩罚。这里适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鉴于此,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对中华民族产生的良性效果远非一加一等于二可比。
  北京、台北均面对上、中、下三策可供挑选,下次再议。
  (薛理泰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赵刚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0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2:52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