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主党与中日关系的12年之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主党建立已经有十多年了,但由于其一直处于融合各种政治势力以扩大影响的过程中,所以民主党的内部结构、基本理念和政策方针还没有完全形成。虽然其内部各种派别的意见不尽相同,但都重视中日关系,认识到良好的中日关系是亚洲繁荣和日本获得国际信任和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当然,也要看到民主党内部也存在着前原诚司这样比较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而且从长期来看,小泽一郎的战略观可能也会在中日之间造成问题。”
  这是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在去年底出版的《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一书中得出的结论。
  民主党历任党首
  菅直人(1998.4.27-1999.9.25),第1、2任
  鸠山由纪夫(1999.9.25-2002.12.10),第3、4、5任
  菅直人(2002.12.10-2004.5.18),第6任
  冈田克也(2004.5.18-2005.9.17),第7、8任
  前原诚司(2005.9.17-2006.4.7),第9任
  小泽一郎(2006.4.7-2009.5.16),第10、11任
  鸠山由纪夫(2009.5.16- ),第12任
  菅、鸠山时期的中日关系
  鸠山就任党首后立即访华,初期的民主党实行双代表制,由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共同担任党代表。
  在中日关系以及日本的外交问题上,鸠山由纪夫属于温和的保守主义者,主张修改宪法和日本的政治大国化,但同时又认为日本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必须建立在与亚洲各国的良好关系基础上,不能单纯依靠美国。因此,在重视亚洲、重视中国上,鸠山与菅直人是一致的。
  菅直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早在1984年,他就随日本青年友好代表团的3000名会员来到中国。1987年与社会党书记长田边诚访朝途中经过中国,受到李先念主席的接见。1998年江**主席、胡Jintao副主席访日时也会见了菅直人。1999年,担任民主党党首的菅直人率团访华,在会见江**主席和唐家璇外交部长时,他一再强调中日关系是“至少不亚于日美关系的重要关系”,认为中、日、美三国的良好关系将是亚洲和平与安定的保障。他再三强调了“历史认识”问题的重要性,并代表民主党表明了对《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相关法案所持的慎重态度,他尤其强调了不能轻易地将台湾问题纳入“周边事态”的范围。2003年4月,他再一次担任民主党代表并率领民主党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了胡Jintao主席的接见。
  鸠山也重视中日关系并多次访华。1996年民主党成立后,第一个访华代表团就是由鸠山率领的,这也是鸠山就任党首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鸠山再次担任民主党党首后的第一个出访国家还是中国。在访问中,他受到江**主席接见。鸠山和菅直人一样,也强调日本应在反省历史基础上与亚洲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并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中日合作,促进亚洲繁荣的愿望。
  菅直人和鸠山由纪夫在建立民主党之前就关心中日关系并与中国保持联系。可以说,初期的民主党在他们两人的领导下,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党际关系,与中国政府频繁交流意见。2003年之后,由于小泉首相的一系列言论和政策,中日关系陷入低谷。而在民主党内,吸收了小泽一郎的自由党,党内的领导权也一度由冈田克也、前原诚司等新一代政治家掌握,但菅直人和鸠山由纪夫的作用依然很大。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他们为民主党与中国的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他们的后任党首建立与中国的联系;其次,他们在民主党内仍然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这保证了民主党基本对华政策的延续性;第三,在前原诚司根据其鹰派立场提出“中国军事威胁论”时,正是菅直人和鸠山由纪夫带头在日本国内表示反对,并解释说前原的言论并不代表民主党的正式见解。
  小泽一郎出任党首后,菅直人担任代表代行,鸠山由纪夫出任干事长。为打开小泉造成的中日关系困局,也为了使民主党在外交政策上胜过自民党,三人一起率领民主党代表团访问中国。访华期间,三人与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等会见,批评了小泉首相重视美国、忽视亚洲和中日关系的外交政策,也就进一步加强民主党与中国***的党际交流等事项达成了共识。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在小泽时代,菅直人和鸠山由纪夫对于民主党和中日关系仍然十分重要。正如下文提到的那样,尽管小泽也主张中日友好,但因其是著名的新保守主义政治家,并一贯主张日本修宪、加强军事力量以便成为政治大国。菅直人和鸠山由纪夫对于小泽的政策形成了良性的补充和可能的牵制,这有助于未来民主党继续坚持对华友好政策。
  冈田、前原时期的中日关系——鹰派“中国威胁论”出现
  2004年菅直人由于拖欠保险金交纳事件辞职,从此开始了一个新一代政治家主导民主党时期。冈田克也和前原诚司都是日本年青一代政治家的代表。前原赞成修改宪法第9条,认为日本应该发展独立的防卫力量,因此被视为民主党内激进的年轻新保守主义者的领头人。
  在对华政策上,冈田和前原都认识到中日关系重要性。冈田认为,日美同盟虽是日本外交基础,但如果不能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那么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作用都有损害,他把中美日三国的合作视为未来亚洲和世界安全与繁荣的保证,也是日本在国际上能够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条件。冈田在任党首期间,2004年8月15日,民主党发展了一个终战日声明,提出要在反省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新时代日本的作用,并与亚洲各国重新建立相互信赖和合作的关系。民主党和冈田本人也多次表示反对小泉首相过度亲美的政策以及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他提出了建立国立纪念设施的方案。
  冈田表示他希望每年都能至少访问中国一次,在担任民主党党首之前曾多次访华。1999年,他就作为民主党青年议员访华团的团长访问了北京与河南等地,之后也实现了每年访华的目标。2003年,冈田作为民主党干事长,随同菅直人党代表一起访问中国。2004年5月,冈田就任民主党党首,当年由于国内选举、多变的政局以及新潟大地震等原因,未能访问中国,但他接任党首不久的6月,就与中国驻日大使武大伟会见,探讨了中日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并表达了希望作为党首访问中国的愿望。同年,王毅赴日接任大使后,冈田也马上与其会见,再次提出访华的要求。可惜的是,虽然各项准备工作都在进行中,由于在2005年的众议院选举中失败,冈田辞职以后才应中联部的邀请访问了中国,受到吴邦国委员长的接见。
  冈田克也多次接受中国和日本的媒体的采访,并发表有关中日关系的言论。在接受中国的《人民日报》和《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批评小泉首相忽视亚洲,认为“日本的发展应该着眼于亚洲”,日本应该真正实践其“作为亚洲一员”的立场。
  前原诚司也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但他对于中日关系的言论往往带有鹰派的色彩。2005年12月11日,前原访问中国,受到唐家璇国务委员的接见,其间向中国***提出了加强两党交流、设立长期化和制度化机构的设想。在这次访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原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言论。在访问中国之前,前原先去了美国。12月8日,他在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民主党的蓝图》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他阐述了民主党的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同时根据中国军费增加、所谓“军费不透明”等问题提出了“中国军事威胁论”,并提到了遏制中国的想法,引起了巨大争议。这一内容在中国和民主党内部也都激起了反对之声。访问中国时,前原在外交学院发表了题为《中日关系是亚洲和平与稳定的基石》的演讲,并与中国学界、新闻界和军界的专家进行了座谈。他对自己以前的言论解释说,民主党一贯主张中日友好,并对小泉首相忽视亚洲外交、参拜靖国神社持批评和反对的态度,民主党也充分意识到中日合作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对于中日之间存在的争论议题,比如东海油气田问题、中国军费问题,他的说法也比在美国缓和,更多地提议用合作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前原结束访华回到日本后,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都批评前原的发言,他们认为民主党并没有把中国当作现实的威胁,而是提倡合作和交流来构筑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小泉的自民党政府忽视中日关系时,民主党更应该起到维护和发展这一重要双边关系的作用。中国外交部在评论前原的访华时,既肯定其正确和积极的主张,也委婉地提出希望他能有“更时智的判断”。
  小泽时期的中日关系——新保守主义可能出问题
  2006年4月,在党首选举中击败菅直人的小泽一郎出任党代表,同年9月再次连任至今。
  小泽一郎是著名的新保守主义旗手,他认为冷战后日本不仅应该是经济大国,也应该追求政治、军事大国的目标。在他看来,日本需要有独立的外交政策,不能一味追随美国。因此,日本需要重视与亚洲各国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更应该认真对待,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早在加入民主党之前,小泽一郎就参与推动中日关系的活动,1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长城计划”交流活动,并成立了“日中至诚基金”。除了从其战略观出发重视中日关系的原因之外,小泽视为恩师的田中角荣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小泽一郎出任民主党党首后不久就拜会了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就中日关系及其他世界和地区问题进行了交流,同时提出访问中国的希望。2006年7月,小泽带领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一代表团阵容空前强大,除小泽一郎 之外,还有代表代理菅直人、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副代表山冈贤次等。中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胡Jintao主席、唐家璇国务委员、王家瑞中联部部长、武大伟外交部副部长分别接见了他们。当时尚在小泉政权后期,中日政治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一情况下,中国也希望小泽领导的民主党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来打破这一局面。
  访问中,小泽阐述了民主党一贯重视中日关系的立场,同时对小泉内阁的对外政策表达了不同意见,比如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小泽提出如果民主党执政,将在取得靖国神社理解的基础上,将供奉的甲级战犯名簿移出。
  2006年10月,小泽一郎作为“长城计划”友好交流使节团的名誉团长再次访华,并与吴邦国委员长会谈。2007年4月,温Jiabao总理访日期间,和小泽一郎在东京会谈,温Jiabao总理说,“如果以‘德’相待,日本就能和周边各国搞好关系”,小泽则表示“能够理解中国的心意”。
  从长期来看,小泽的新保守主义理念可能在中日之间引起问题,比如修宪和军备等,但小泽的新保守主义并不是反华,通过经常性的战略层次对话,同时在互相理解和协商的基础上,中日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是有可能构筑起来的。
  民主党与**的交流——党际交流长期化制度化
  民主党在建立和扩大影响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原来社民党和民社党系统的政治家。因此,这些社民系政治家在民主党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对于民主党对华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任副代表的川端达夫、赤松广隆,以及担任民主党政调会长的松本刚明都属于这一群体。横路孝弘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他虽然没有进入执行部,但是参与了民主党的建立并在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横路组织的“新政局恳谈会”,是一个以民主党内旧社民系议员为中心的集团,对民主党的政策发挥了较大影响。
  民主党中的这部分政治家大多是旧社民党改革派的政治家,他们认为日本需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作出更多的贡献,也应该更加积极地实行国内改革,但他们也继承了战后革新势力的一些基本方面,比如维护和平宪法、重视国民权利、重视亚洲国家等。以横路孝弘为代表的民主党政治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民主党内组织关于中国的研究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横路孝弘为会长的“民主党日中21世纪之会”;其次,由于这些政治家在党内的影响力,他们对于党内持新保守主义立场的派别具有政策上的牵制作用。在小泽就任党首的时候,横路孝弘就与其进行了会谈,在海外派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宪法修改等问题上都促使小泽的政策趋于缓和。
  民主党自结党以来就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在上面所提及的各种代表团访华时,大多与中联部或共青团等有接触交流。近来,这种党际交流呈现出了向长期化和制度化发展的趋势。
  2006年小泽访华时就两党交流的制度化问题与中国***取得共识。2007年,既是为进一步打开中日外交的局面,又是为了纪念中日恢复邦交35周年,民主党与中国***的“交流协议机构”正式启动。1月,王家瑞部长率团访问了日本,双方举行了“交流协议机构”的专门会议。
  民主党建立已经有10多年了,但由于其一直处于融合各种政治势力以扩大影响的过程中,所以民主党的内部结构、基本理念和政策方针还没有完全形成。虽然其内部各种派别的意见不尽相同,但都重视中日关系,尤其是他们都认识到,良好的中日关系是亚洲的和平与繁荣以及日本获得国际信任和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当然,也要看到民主党内部也存在着前原诚司这样比较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而且从长期来看,小泽一郎的战略观可能也会在中日之间造成问题。
  节选自《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书的日文版《中日关系史 1978-2008》本月刚刚在日出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6 02: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