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复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7: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复习
    提早复习数学是极其明智的,也是必须的(尤其对考外校的同学)。数学150分,包括微积分,线代和概率三块。题型有选择,填空和大题。每种题型中都包含上述三块,且顺序都是先微积分,然后线代,最后概率,并不会穿插着考。三月到五月,我选择熟习教材,复习知识点。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买所谓推荐的同济的高数之类的,用学校发的教材足矣。知识点完全涵盖,而且有自己的标记,能快速上手。而买一本新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思维逻辑,上手慢,会延迟进度。

当然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推荐的教材,毕竟还是有它的优势,比如说会有定理的严密证明等。这个时间段要把数学基础打好,书中例题一定要搞清楚,很多都是考研原体或改编,课后题可以选择性的做。当然,知识点的遗忘在所难免,比如看完微积分后再看线代时,微积分的知识点会部分遗忘。不过没关系,随后的安排会填补这一漏洞。这期间不要因为遗忘而影响情绪,从而影响进度。按照一个学姐的经验,即使不想看书也要呆在自习室,等你坐着无聊了就会想去看书了。随后,开始用习题支撑知识点。
第一遍我大概花了两个月,也就是在7月中旬左右把第一遍看完的。第一遍大家看完了都会有一个同感,那就是看了后面忘前面,看了线性代数肯定把微积分忘的差不多了。而且叫你做题差不多都不会,前面看课本也是这样的,而且感觉会更强。正如我前面所述,强烈的挫折感这时候就占据上风了。其实没有关系,这时候你不忘才是怪事。除非你是天才。看教材和看全书第一遍的目的是对数学整个框架和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你要大致了解每个部分有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全书的第二遍更重要,这个时间大概在暑假,在这个假期,我们应该把全书给吃透,也就是每个题我们都应该搞懂怎么做,不懂的时候要翻相关的原理或者和同学讨论。把后面的习题也应该认真做一下。这一遍过去了,数学的主体应该弄得差不多了。我的第二遍一直持续到开学后,差不多10月份了吧。然后我做了一遍660。李永乐号称线代大王,有专门的一本线代辅导书。不过我没买,当时认为看复习全书就足够了,也没时间在去看线代。然后可以开始看看部分真题,选用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的编排很好,我是先做的后面的分块题,并根据题对知识点查漏补缺,然后做前面的成套的题。这样就相当于做了两遍真题。虽然我们第二遍把主体弄的差不多了,但是很多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没有连起来。
(整套做真题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应该算是第二次挫折感。不过多做几套就会调整过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英语一样,真题不要做完,最好留最近几年的以便最后阶段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做真题的目的是看下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了,因为经过教材,全书的一,二或者三遍的复习我们希望检测一下自己。这时候只有真题是一个合适的标准。做完真题就可以做《400题》了,400题很难,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打击人,前一阶段做真题也许你能做120,而做第一套400题你可能只能做60分,不过要是你跟同学交流大家也就这个水平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因为它确实还是比较难。400题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让我们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认识前面学过的一些基础理论。我400题基本没做,买来主要是为了看后面补充的定理证明。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最后冲刺5+3。5+3有一个特点,会剑出偏锋,一套题中偶尔蹦出一两道不算是很热门的题,不过可以检验知识点,为防止考研时出现冷门题打下基础。其实李永乐很会偷懒,模拟题中很多选择填空题是出自660。
至于学校的数学辅导班或者辅导机构辅导班,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上一下,不过我觉得除了能逼迫你去看一点数学外没什么实质性作用。我辅导班只报了恩波的政治班,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像政治这样的文科类东西还是有必要跟着辅导班走一遍的。最后说一点,数学总结一个错题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整理错题集是在整套做真题的时候,把做错的真题,做的不顺的真题记录在错题集上,认真写下正确步骤,更重要的是在旁边附上该题的所有考点,可延伸考点,以及这类题做题方法思路。这个错题集就是你在考研时上场前复习的唯一资料,能迅速抓住知识点,在大脑里过一遍。不推荐做复习全书是整理错题,那样除了把大半本复习全书抄了一遍没什么作用,耽误时间。可用铅笔等在书上做记录,第二遍着重看记录的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01: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