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削减成本等于偷工减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6:0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时我很困惑,为何有那么多公司似乎能够不容置辩地命令管理人员削减成本或裁员,并看着这些命令得到贯彻执行。难道真的是因为手下的人效率太过低下,为了摆脱这个问题,除了命令他们解决问题,还有必要插手做点什么?有位高管解释道,供水基本上是自动化程序。下雨后,雨水顺流而下,经过处理,沿着供水管流入千家万户,人类完全不必插手。公司大多数员工的任务就是防止出现问题,或是在出现问题后加以解决。
整个系统总是可以用更少的人来维持运转。实际上,如果你开掉所有员工,只留下查水表的,短时间内,利润会突飞猛增,一切也都井然有序。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首先会逐渐积累,接着暴露出来……
相对于事后的紧急应对,花在预防性维护上的钱以多少为宜呢?那位水务公司高管认为。他表示,这取决于管理层的判断。在他效力的公司仍归国有时,其首要目标是不做任何会招来公众批评的事情。变成私人企业后,目标则变成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削减成本。
在英国石油(BP)泄漏的原油继续吞噬着墨西哥湾发生后,说安全和环境必须高于一切,不仅容易,也是必要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支出和效率、预防成本和维修成本之间谋求平衡。他们有时会做错,即使他们做对了,事故也会时有发生,而事后诸葛亮的评论人士,会将他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安全并不是唯一需要管理人员平衡不兼容和不可比因素的领域。一家银行或零售商是否曾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客户的信任?制药公司是否曾为了削减成本和市场营销,而忽视新药的研制?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甚至可能到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正如希腊哲学家梭伦(Solon)所言:“只有在一个人逝去后,我们才会判断他是否成功。”当今的管理人员成了季度收益报告的牺牲者。而这正是昨日的成本节约常常会演变为今日的企业危机的原因所在。(摘自:约翰·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法与知识产权法方向研究生课程班,突出最新出台的法律课程的学习。大专以上学历可报名,咨询电话 010-85759688 赵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10: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