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研究生改革=改免费为收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2:3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研究生改革=改免费为收费?
本文转载自国际关系论坛考研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正在火热报名,这次改革之所以受关注,与其中的收费制度改革不无关系,很多人甚至直接把这个新政策理解为“研究生教育告别免费时代,趋向全面收费”。研究生教育为何要进行大改?改革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变免费为收费?它对考生会有什么影响?国际关系论坛考研采访了有关专家为考生解析。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改革的不只是部属高校
  上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郭新立透露,从明年开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国际关系论坛考研分析改革后将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后,要求导师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权力。
  据国际关系论坛考研了解,我国早期的硕士教育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硕士生是国家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学位属于“独立学位”。而国外学术性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博士教育阶段,因此硕士学位一方面是从事应用性工作的终结性学位,另一方面又作为本科与博士教育阶段的过渡性学位。国际关系论坛考研认为这也是研究生机制要进行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分析2009年改革研究生机制的不只是中央部属高校,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加入到改革的队伍。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改革不是为了收费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评价是“革命性”的。研究生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导师重要的科研助手,导师有责任和义务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这次正是为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真正让以往研究生缺失的科研这一块给补上来,绝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改革就是为了收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已经运行了近30年。让人们完全接受新机制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据国际关系论坛考研了解,以往研究生招生,有些导师不论是否有研究项目和经费都招研究生,其结果是一个老师带很多研究生却无力指导,研究生常年见不到导师或无研究项目可做的情况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以郑大为例,从200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则上都必须有科研项目,没有研究项目、没有经费的导师不能招生。在这种制度下,老师和学生就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且也是科研伙伴。导师将尽力争取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生将通过学习和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研究生的“薪水”没降
  据了解,研究生机制改革后,以往的公费和自费说法就不复存在,改以奖学金代替。国际关系论坛考研以郑大为例,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后,招生不再划分公费和自筹经费,而是分为全脱产和在职攻读两类,在职攻读不享受“三助”奖学金。
  奖学金分为学业奖学金和“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奖学金。第一学年的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在录取时确定,以后每学年评定一次。全日制研究生可通过获得学业奖学金及“三助”岗位而免交或少交学费,同时还能获得生活津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00: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