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奖考研学生是种不健康的利益投机心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0:3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昨日出台政策:今年起,学生每考取1个研究生(论坛) 或国家公务员,奖励学生所在学院1000元。对此,不少院校负责人则表示,让优秀学生考研(论坛) 有利于创建优良学风。(《长江日报》5月28日)

  优秀学生是学校的“明信片”,对于竞争环境恶劣的民办高校来说,这一点尤为凸出:多培养一个国家干部或研究生,对于学校形象和在区域内的教育地位的提升都是很有利的竞争条件。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鼓励优秀学生考研考研或者公务员不失为一种资本积累手段。
  这是当下很多民办高校的生存逻辑。对他们而言,毕业生的去向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光彩与否,还关系到未来招生情况。他们明白,每一个填志愿的高中生和父母们都把眼光投注在那些能够培养出高学历和高地位学生的高校身上。说到底,这种赤裸裸的金钱鼓励无非是为了这些金钱给他们带来的高“利息”。
  在这种“名额换金钱”的鼓励下,大学更像是一家商业机构。在学校明火执仗的鼓励下,整个校园文化完全围绕“考公务员”和“考研”这两种教学前景运转,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完全被学校“宏观调控”住了,每个学院为了每年若干个公务员、若干个研究生、若干个1000元奔走和竞争。
  不可否认,那些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的人是幸运的,但那些花了数年的时光却没能遂愿的学子呢?对他们而言,失去的不仅仅是读研或者当官的机会,也失去了大学阶段培养自己能力、发展自身爱好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大学毕业时和高中毕业时几乎没什么两样。
  说这种激励政策有利于创建优良学风的人大概不知道大学学风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对于一所真正的大学而言,自由而多姿的文化氛围才是真正的校风,执着于一己之长和兴趣爱好的学风才是真正良好的学风。简言之,大学学习应是多元化,而并非为考研和考公所垄断。
  正如畅销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作者覃彪喜所说,这种盲目的鼓励是学校对高等教育极不负责的行为。笔者以为,学校资本并不来自于那些研究生和公务员,而在自由、开放的校风和学风;民办高校这种对研究生和公务员的盲目崇拜和鼓励,本质上是种不健康的利益投机心态。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      亲情回馈    5月1日后报国际关系论坛一卡通学员可免费听专家精品视频课 超长课时 循环听课 每周一至周五开课 每班仅限60人         
   
                               预约咨询热线:0451-86641771、866650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7: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