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mba的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0: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默VS余岳子(下简称余)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校董会董事、上海人大人科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人大人的EMBA培养,因在上海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的中美金融EMBA而出名。与余岳子的对话,带有浓厚的中国人民大学的风格,同时又带有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剑走偏锋的感觉。如对领导者培养主题的判断,重在精神和品格,而决不仅仅是技术等。 有创造力的企业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Q:今后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将是哪些类型的企业?余:如果按企业的能力来判断,我认为自始至终不会变的就是三个字“创造力”。哪些企业才是真正具备创造力的?只有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企业才真正具有创造力。目前比较热的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网络科技等行业,这些都不能算作是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方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一定是来源于那些真正能带动最广大人们真正利益的企业,这些企业才是最后真的能带动新一轮变革的企业,而绝不会是那些地王之类。 招聘并驾驭优秀员工是管理者的最大难题Q: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经济的变革,当前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余:在庞大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只是这个社会的一滴水。特别是在大多数年轻人价值观紊乱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对应的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卓越企业。一个卓越的企业内部,应该是一批有一定思想追求上进,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找到并驾驭这样的一群人应该是管理的最大难题。 领导者培养要重在精神和品格上Q:作为培养未来管理者的商学院,在培养思路上应作哪些调整?余:对于企业领导者的培养永远要重在精神和品格上,而绝不仅仅是技术,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面对任何困难,企业的管理者都需要有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样才能带领一个企业走出困境。 商学院,重在精神和技术层面的结合Q:近年来,全国各大知名商学院纷纷加入到申请AMBA、EQUIS、AACSB等国际认证的队伍中,你认为这种国际认证,能多大程度上证明各个商学院的水准?余:做这些认证,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商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但很难证明这些认证能真正的培养出我们需要的人才。比如,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华尔街的那批人大多都出身世界“名门”商学院,但当他们把学到的这些用到贪婪层面上,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我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结合,商学院真正培养的人才应是能站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角度思考的领导人。这不是几年、几个认证就能判断出来的。 报读的最佳时机,因个人职业发展而定Q:最近几年,报读MBA的学生,呈现越来越年轻的趋势。根据经验,你认为报读在职人士报读商学院最好时机是什么?余:我觉得MBA的学生渐呈年轻化趋势应该是个好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他报读商学院时年龄有多大,要因人而异。每个人在选择专业时,要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结合考虑。中国目前的普遍现状就是学生包括家长更多的去考虑“哪些行业热门,哪些专业更吃香……”,而不是“是不是适合自己,自己是否喜欢”。以我们职业导师工作室做的调查来说,我们通过对沪上几所大学的调查结果来看很吃惊的是,80%的在校生不喜欢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同时,在通过对我们学院的在职研究生的调查看来,80%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而这些人恰好是我们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年轻人不专注并喜欢自己的工作,还何谈全情投入的敬业精神?在国外很多国家,在孩子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做职业规划,看他们的兴趣在哪,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哪个专业领域。所以,什么年龄开始读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认真的分析自己的特征,是否认真考虑过自己10年后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可以把自己本科学的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等优势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进行过这些思考,没有目的性,年龄再老也不是资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1: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