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真的一无是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06: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的N个疑问(一)
  1757年,乾隆的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
  关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其次,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DIZHI外来商品。
  再次,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
  第四,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同时以免有间*盗取本国资料。在明朝败亡后,郑成功等政治势力一直矢志反清复明,并长期依靠海上力量与清朝周旋。据史料记载,一些西方人士曾直接参与南明政权与清朝的军事斗争;而郑成功也曾向日本的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
  第五,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的近百年间,为了打破封闭的中国市场,欧洲诸国如沙俄、英国等国曾多次向中国派出使团,试图说服清朝皇帝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但都无功而返。其中,1793年英国向中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尽管英国为了达到外交目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惜委曲求全,但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却表示,中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增强对外贸易,从而彻底关上了中国的大门。最终在几十年后,双方不得不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解决问题。

  很明显,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它在一定程度上DIZHI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巩固了封建政权,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同时,这并不是完全的闭关锁国,在广州的一口通商,也能够使中国对世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当然,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有一定历史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种推动是极为有限的,其负面作用仍然是主要的。
考研俱乐部月刊
查看更多点击:http://kaoyan.bjhaitian.com/Html/Course/dongtai/383742113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4: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