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如何选择目标院校的
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可以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S--Strength, W--Weakness , O--Opportunity ,T—Threaten.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的S(强项),比如我英语强,或则我数学不错,或则我记忆力好,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确定自己的优势然后调整自己的复习节奏和计划,接着我们要知道自己的W(弱势),因为我们复习的时候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弱势上面。确定完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之后,就要开始研究自己的O(机会)还有T(威胁),这个关系到学校的确定。
就拿我自己举例吧:去年这个时候也就是三月份,我当时一直考虑到底考不考研,后来一次和父亲的谈话确定了我考研的决心,他当时对我说,我的本科是一个不出名的二本,如果现在毕业后出去找工作,最多找到个1500左右的,然后就这样混混一辈子,如果以后想混好,还是要考注会,这样到时候还是要学习,所以还不如趁年轻把学历弄高点,顺便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
决定考研简单,可是真正开始做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尤其对于我这样大学成绩很不理想的考生。我分析了自己的强势,那就是我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还有虽然我大学成绩很差,但是我的英语和数学的基础还是可以的。我的弱势很多,第一,大学期间,数学和英语几乎等于没学,第二,我上了很多年的网,如果突然要回到高中时期那种看书状态,很困难。第三,我目标要考外校,而且是211大学,因此难度更大了。接着就是根据我的情况,我研究了很多年的研究生的考试分数线,我觉得我过线的O(机会)还是很大的,关键就是这个英语53-54卡住了很多人,而数学只要80分就够了,这个肯定没问题,然后就是T(威胁)的分析,我到底考什么学校好,如果和别人去挤名校和好专业,这个肯定很困难,而我的目标是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出身,我以后应该还要读博,所以现在可以选择个好重点211大学,然后博士在去读个名校,毕竟现在博士比研究生好考。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我脑中的思路渐渐理清楚了,一句话,我就是要努力去上一个性价比高的学校。
接下来半个月开始了寻找合适的学校的工作,我住在马鞍山,离南京很近,所以准备考个江苏这边的学校,于是列出了江苏所有211学校的名单,我考的是管理学,因此可以选择个工科学校,这样竞争力肯定减小不少,但是这个工科学校的管理学也不能太差啦,最后选来选去,我发现了河海大学这个潜力股,河海大学自从改名后,名气减少了好多,可是它确实是南京的老牌名校,加上它的商学院的实力还是非常雄厚的,尤其我现在报考的这个技术经济及管理更是国家重点专业,既然有了初步的决定,于是搜索了近几年河海大学这个专业的录取情况,发现虽然这个专业很强,但是外界一直好像都不是很了解,因此报考的人数很一般,我考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最后我终于决定报考河海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在这里,我想说下,有些学生有名校情结,因此考研的时候都很想考个34所,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实事求是,有些其实实力真的很一般,但是非要考个名校,有点赌博的意思,别总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去考,因为青春是宝贵的,而且如果自己都没把握考上的话,中途是非常容易放弃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校复试也是非常残酷的,只有你的分数有绝对的优势才行,否则复试都很可能被刷,尤其是二本的学生。我的宗旨是,我们既然决定考研,就一定要考上,否则真的浪费了一年青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