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观题高频应用考点汇总(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7: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论)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①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 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① 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③ 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十一、认识论相关综合原理(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③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④ 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2)认识是在时间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十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历史观)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② 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③ 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①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②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③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④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十三、社会基本矛盾(历史观)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②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a) 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

c) 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③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2)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 科技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② 科技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推动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③ 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 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十四、人的问题(历史观)
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①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②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③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④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⑤ 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
⑥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希望通过我们总结的以下资料,帮助广大考生在最后的这段关键时间里,梳理好知识体系,准确把握考点,直击命题要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9: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