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数学指导(3)极限概念要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3: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的起点。
“浪,浪,啊, 狗”,西出阳关无踪影的老子就体念到,“一尺之竿,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祖氏父子用园的内接正6n边形周长替带园周长以计算园周率;用分割曲边梯形为n个窄曲边梯形,进而把窄曲边梯形看成矩形来计算其面积。他们都体念到,“割而又割,即将n取得越来越大,就能得到越来越精确的园周率值或面积。”
朴实的体验延续了一千多年,中国人最终没有升华得到极限概念。而牛顿就在这一点上率先突破。
极限概念起至于对“过程”的观察。极限概念显示着过程中两个变量发展趋势的关联。即当自变量有一个特定的发展趋势时,相应的函数值是否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数a?如果是,则称数a为函数的极限。
自然数列有无限增大的变化趋势。按照游戏规则,我们还是说自然数列没有极限。
x趋于正无穷时,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都无限增大,没有极限。称为“无穷大”。

最直观是,n趋于无穷时,数列1/n的极限是0;x趋于无穷时,函数1/x的极限是0;由此体念产生了处理“∞/∞”(无穷除以无穷型)未定式的第一方法,分子分母同除以商式中的最高阶无穷大再求极限。我称之为“化零项法”。
不存在极限的典型之一是波动或震荡。所有的教科书上都选用了“震荡因子”sin(1/x)。当x趋于0时它没有极限的原因是震荡。具体想来,当x由0.01变为0.001时,只向中心点x=0靠近了一点点,而正弦sinu却完成了140多个周期。函数的图形在 +1与-1之间上下波动140多次。在x=0的邻近,函数图形就好象是 “电子云”。当年我研究美国各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时,曾看到有的教材竟然把函数sin(1/x)的值整整印了一大页,他们就是要让学生更具体地体验它的值的变化。
x趋于0时(1/x)sin(1/x)不是无穷大,函数值震荡而没有确定的发展趋势。1/x为虎作伥,让震荡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更深入一步,要理解高阶无穷小,你就得体念,在同一个过程中,有的函数趋于0时(或无限增大时)“跑得更快”。
考研数学还要要求更深刻的体念。
多少代人的千锤百炼,给微积分铸就了自己的倚天剑。这就是一套精密的极限语言,(ε–δ语言)。这是高等微积分的内容,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是很难搞懂的。研究生入学考题中,考试中心只好用更深刻的体念来考极限概念。这就是
“若x趋于∞时,相应函数值f(x)有正的极限,则当∣x∣充分大时,f(x)恒正”
“若x趋于x0时,相应函数值f(x)有正的极限,则在x0的一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f(x)恒正”
这是已知函数的极限而回头观察。逆向思维总是更加困难。不过,这不正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道理吗。
除了上述苻号体念外,能掌握下边简单的数值体念则更好。
若x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为0,则x的绝对值充分大时,函数的绝对值全小于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4: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